我叫李美霞,一個被生活瑣碎緊緊纏繞的女人,今年三十有五,兒子洋洋剛滿五歲,那雙烏溜溜的大眼睛總是能瞬間融化我的心。我們住在中國的一個小縣城裡,日子不富裕但也還算安穩。我老公大志,是個老實巴交的工人,每天早出晚歸,就為了這個家能多掙點。婆婆呢,自從我嫁進門,她就盼著我能給她添個大胖孫子,最好是一窩接著一窩,熱鬧得很。
這天傍晚,飯桌上又擺滿了我精心準備的菜肴,有兒子最愛吃的紅燒肉,也有大志下酒的花生米。洋洋坐在兒童椅上,小手抓著筷子,笨拙又認真地往自己碗里夾菜,那模樣看得人心都化了。可飯桌上的氣氛,卻莫名地有點沉重。
「美霞啊,你看洋洋都五歲了,是時候考慮再生一個了。」婆婆夾了塊肉到我碗里,眼神里滿是期待。這話,她幾乎每個月都要提那麼幾回,我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了。
我勉強擠出一絲笑,低頭扒拉著碗里的飯,沒接茬。大志見狀,放下筷子,嘆了口氣說:「是啊,美霞,現在政策也放開了,咱家條件雖然一般,但多一個孩子,多一份熱鬧嘛。」
我一聽這話,心裡那股火「噌」地一下就上來了,筷子往桌上一拍,聲音裡帶著幾分不悅:「熱鬧?你說得輕巧!你知道現在養個孩子多難嗎?奶粉、尿不濕、興趣班,哪一樣不要錢?再說了,我生洋洋那會兒,月子都沒坐好就得起來忙活,現在身體還沒緩過來呢!」
婆婆一聽,臉色瞬間拉了下來,筷子在碗里攪動得「叮叮噹噹」響:「你這話說的,哪個女人不生孩子?我那時候條件比現在還差,不也照樣拉扯大你們幾個?」
我深吸一口氣,儘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平和:「媽,時代不一樣了,現在養孩子不是光吃飽穿暖就行。而且,我也有我的夢想,有自己的生活規劃,不能全圍著孩子轉。」
大志見狀,趕緊打圓場:「好了好了,都少說兩句。這事兒咱們慢慢商量,別急。」
但我知道,這「慢慢商量」的背後,是他們無盡的期待和壓力。夜深人靜時,我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心裡五味雜陳。二胎,這兩個字像一座大山,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開始琢磨,得想個法子,讓他們徹底打消這個念頭。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像是變了個人似的。我不再像以前那樣,一下班就扎進廚房,而是開始參加各種社區活動,瑜伽班、書法課、甚至報名了在線大學課程,學習心理學。每次出門前,我都會特意打扮一番,雖然不奢華,但乾淨利落,精神煥發。大志和婆婆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們開始覺得我有些「不對勁」。
一天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電視,我故意找了個話題,輕描淡寫地說:「我最近在學習心理學,發現人的幸福感並不完全來自於孩子的數量,而是來自於自我實現和家庭的和諧。你們看,現在很多家庭都選擇只生一個孩子,把更多的精力和愛集中在孩子身上,同時也不忘追求自己的夢想。」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