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馬達 故事來源/吳永林
什麼是影響一個家庭生活走向的最大因素?
我想很多人都會說:一個家庭未來的生活走向好不好,這要看後輩的努力成果,後輩出息,事業穩定,收入還可以,生活就會越來越好。
也有人會覺得:家人是否和諧和健康,也是會影響一個家庭的生活走向,如果一家人和氣,一家人基本健康無大病,那即使沒多少錢,也會過得很好。
其實,這些都會影響家庭生活的重要因素,但我覺得除此之外,家裡老人有無退休金,也會間接影響一個家庭,甚至三代人的生活走向。
這個觀點,不是我憑空捏造的,而是在跟一位領導的生活境況對比中發現的。
今年44歲的我,在一個鄉鎮單位工作,職級不算高,工作快20年了,依舊還停留在副科,而我妻子,也只能個普通企業職工,工資少得可憐。
因為這種事業不順,我在單位里,總覺得自己家的生活,過得不如一個只比我大一歲的領導汪哥。
我這個領導汪哥,他的事業發展很好,在我在鎮單位工作的第六年,他就從其他地方空降過來當了我的領導。
並且40歲就從副科升到正科,工資比我高了非常多。
同時汪哥的妻子又是個中學教師,夫妻雙雙在體制內的,那收入更是月月過萬。
不像我家情況那樣,雖然工資也是過萬,但算起來,也是月月比汪哥家少好幾千的。
職級和收入不及汪哥,在資產上,更不如汪哥,我在城裡就買了一套房,而汪哥這幾年卻在城裡買了兩套,一套自住,一套父母住,車子也是夫妻各一輛。
綜合所有,我就一直很羨慕汪哥一家,常常都會打趣地表示,要向汪哥學習,要向汪哥看齊,生活才越過越好。
可汪哥卻總說,我家的生活反而才是他最羨慕的。
我以為汪哥這種表現,是一種謙虛,誰知今年一次酒局中,喝多幾杯酒的汪哥,卻跟我袒露了心聲說,別看他職位高,過得挺光鮮靚麗的,但真正的生活未必有我家那麼美好。
對此我很是疑惑,可兩人互相訴說了家庭的一些事後,我才真正發現:汪哥家的情況,真的不如我家好。
而其中原因就是他們家的老人沒有退休金,隨著年紀增長,讓本身事業輝煌的汪哥夫妻倆,也無法過上多麼好的生活。
汪哥家的情況是這樣的,他家裡是姐弟倆,姐姐嫁人後幾乎不管娘家事的。他的父母是農民出身,沒有所謂的退休金,只有農村那每個月200多的養老金。
所以,10年前,父母步入65歲後,汪哥就開始要給錢贍養父母了。
雖然父母身體還可以,沒啥大毛病,每月負擔生活費就行,但姐姐不管的,這錢都得汪哥自己出,每個月大概要拿出2000元給老人生活。
而他妻子家裡,除了岳父是普通工人退休,每月有2000多的退休金以外,岳母卻啥都沒有。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並且兩老還很多病,岳母患有糖尿病,每個月都要打針吃藥,岳父則是三高不穩定,同樣餐餐要吃藥。
他們夫妻倆每個月靠著2000元,是足夠日常生活,但要看病買藥那些,就需要汪哥的妻子姐妹倆負擔。
而汪哥妻子是兩姐妹,她是大姐,又是姐妹里發展比較好的,因此每次都要出大頭,差不多每個月都要拿出1500元左右,給娘家父母看病買藥。
家裡的孩子又上高中,每個月要800元生活費,夫妻倆房貸4300元,家裡生活費大概2000元,還有大大小小的開支加起來,每個月都要過萬元的支出。
雖然說汪哥現在工資8000多,汪嫂6000多,加起來近一萬五的收入,可以支撐這些生活開銷。
但在正常無事且過低配的生活情況下,他們生活是穩定的,可一旦家裡老人越來越多病,加上未來孩子要結婚成家,那麼這可能就會讓汪哥夫妻倆壓力山大了。
為了應付未來的壓力,他們夫妻倆都是能省則省,尤其是汪哥,都是個大領導了,卻捨不得打扮自己,皮鞋穿了五六年,鞋跟都磨平了,還在穿;
衣服年年也不怎麼換新,我記得他有一件黑色的皮外套,是他11年前升副科時買的,如今年年到了冬天依舊還在穿。
汪嫂也差不多,身為女人家,身上除了那顆金戒指,就沒點金銀首飾的,穿衣打扮也特別樸素,也不護膚和化妝,明明才40多歲,讓人看起來跟50多歲的大媽一樣。
如果汪哥夫妻倆走在大街上,跟路人說他們是體制內的,並且月薪過萬,我想就以他們的外貌和打扮,根本不會有人相信這是真的。
所以汪哥說羨慕我家的生活,也不是假話,他們夫妻倆收入是比我們高,房子車子也比我們多,並且也很勵志的,把父母接到城裡養老了,但要真論起生活過得怎樣,他真的不如我自在和輕鬆。
原因是我和妻子兩邊的老人都有退休金,不僅能給我們夫妻倆減少了很多負擔,甚至還助力我們過得越來越好。
我父母是化肥廠的退休職工,母親每個月3800元退休金,父親4100元,他們夫妻倆在城裡有自己的房子,不用我買房給他們居住,並且他們生活開銷也不用我們負擔。
雖然他們也隨著年紀到來,也多少有點病痛,但每個月夫妻倆小八千的退休金,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妻子的父母,也就是我岳父母,他們比我父母更牛,一個是國企退休的,一個則是原日雜公司退休的,那退休金加起來過萬,就跟我們夫妻倆現在的工資差不多。
我們夫妻倆不但不用負擔他們的生活,他們反而經常貼補我們。
當年我剛出門工作就和妻子結婚時,我們家還另外買不起房,但岳父母知道了,立馬出了首付,助力我們買了房,後續我兩個女兒讀書那些,他們也出力不少。
兩邊四個老人都有退休金,一邊自給自足,不用負擔,一邊是不用負擔,還有錢貼補給我們。
就這麼一算一對比,我覺得我職級不高,妻子的事業也不好,但擁有家裡這四位老人做靠山,我覺得日子也不算過得不好,畢竟沒有所謂的贍養養老的壓力,反而還有這麼豐富的資源做靠山。
可能我們家表面的生活,過得不如汪哥那般光鮮,但實際上,我家的生活也早就超越了汪哥。
說到最後,從我和領導汪哥的家庭情況對比中,相信大家也可以發現:家裡老人有無退休金,是會間接影響一家三代人的生活走向的。
老人有退休金,自身可以自給自足,另外又可以貼補子女孫輩,讓年輕人們得到一個很好靠山和支撐,想做什麼都比較容易,也可以放手去做。不用去摳摳撿撿,也不用擔心這個擔心那個。
相反老人沒有退休金,老了什麼都要子女掏錢,最後病了還要麻煩子女,這對於年輕人來說,事業發展再好,收入再高,也會被拖累,最終讓子女做什麼都有壓力和負擔。
因此,家裡老人有無退休金,對一家三代人的影響是蠻大的。
希望廣大父母都能意識到這一點,在還能工作的時候,一定要讓自己努力擁有社保,這樣老了才能有退休金領,不成為子女的累贅,還能幫助子女過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