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輝離職後,關注董宇輝的人們,一直關心董宇輝下一步會怎麼做,以後的運勢會如何。沒想到,董宇輝早就準備好了,提前準備好了賽道。這下,替董宇輝擔心的人們,該放心了吧。帶貨直播已經白熱化了,董宇輝轉型做訪談節目,又遙遙領先了一大步。
董宇輝這個人還真不能小覷,誰知道他以後又會切換到什麼賽道上。
《與輝同行》開播後,當大作家梁曉聲、大導演張藝謀、天王巨星劉德華、大企業家張瑞敏等名人做客直播間開始,董宇輝就開始轉型之路了。
從文藝娛樂界到商界,再到體育界,只要董宇輝不斷跨界,估計到最後,《與輝同行》會變成大型訪談節目,到時候,可真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了。
董宇輝在首期《運動健兒說》中對楊倩的訪談,總體來說,表現還可以。首先,楊倩雖然沒有參加本次奧運會,但作為前屆奧運會金牌得主,楊倩的心態很好,雖然在訪談中略顯拘謹,但氣質中的沉靜卻沒得說。
畢竟,楊倩經歷過奧運大場面,又是清華大學畢業生,哪點都不在董宇輝之下。
董宇輝在這次對楊倩的首次訪談中,思路和節奏把握的不錯,總得來說是帶著楊倩往前走。不足之處就是董宇輝插話有些急,話略微有些多,似乎有搶話的嫌疑。再就是董宇輝手上的小動作比較多,時不時就有摸鼻子的動作,這種感覺很不好。
董宇輝和楊倩,從楊倩參加射擊的最初動因,一路談到楊倩的比賽經歷和感受、楊倩的家庭、楊倩未來的規劃,直到最後進入了更深層次的話題,也就是比賽時運動員的心態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董宇輝說的也比較多,還拿小本子輔助。
但是,董宇輝的說法和觀點,大多是停留在大而化之的層面,空洞表面的說辭太多,具體細微深刻的東西很少,就和他的小作文一樣,辭藻華美缺乏平實,多少有一點自我賣弄之感。
沒有辦法,董宇輝的大學專業是英語(旅遊),成為超級網紅後,董宇輝要學的東西太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在任何專業上都成為資深專家。
只要董宇輝繼續從事直播訪談和經營管理,他就只能做到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懂,但什麼也不精。除非董宇輝能靜下心來,專心在某個領域進行深耕,不然的話,他可能會永遠停留在相對膚淺的層面。
要是董宇輝一直停留在相對膚淺的層面,《與輝同行》的未來,就缺少堅固的支撐,抗風險能力也不會太強。同時,持續的相對膚淺,也會使觀眾和支持者產生邊際效用遞減,最終感到聽之無味、棄之可惜。
對董宇輝來說,最好能不忘原點,繼續發揮自己的所長,用心從更多角度,從更深層次去挖掘傳播山川大地、風土人情、風物特產內在的美麗和品質,然後再主動去改造外部世界,創造更多更深的內在美和品質。
感謝楊紫的神預言,祝願中國奧運體育代表團再創輝煌!希望董宇輝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後越來越好,更希望有普通人能走進《與輝同行》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