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立秋,標誌著炎熱的夏季即將結束,涼爽的秋天漸漸來臨。雖然天氣開始逐漸轉涼,但立秋後的一段時間,仍然可能出現所謂的「秋老虎」天氣,氣溫高、濕度大,容易使人上火。此時,飲食調理尤為重要。
傳統中醫認為,立秋時節要注重滋陰斂陽,以防止體內陽氣過盛導致的燥熱。因此,建議在立秋時少吃絲瓜和羊肉,多吃一些能夠滋陰潤燥的食材,不僅清熱解毒,還能滋潤肺部,非常適合在立秋時食用。接下來,我將為大家介紹四樣立秋後要多吃的食材及其食譜。
一、秋梨
秋梨在立秋時節尤為推薦。秋梨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具有生津止渴、潤肺清熱、化痰止咳的功效。立秋之後,天氣雖轉涼但空氣仍較乾燥,容易引發咽喉乾燥不適,此時吃些秋梨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推薦食譜:秋梨紅棗銀耳羹
材料:秋梨2個,銀耳10克,紅棗6顆,冰糖適量。
具體做法:
1. 準備材料:將秋梨洗凈,去皮、去核後切成小塊;銀耳提前用溫水泡發,撕成小朵;紅棗洗凈備用。
2. 煮銀耳:將泡發好的銀耳放入鍋中,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煮約30分鐘,直到銀耳呈現粘稠狀。
3. 加入秋梨和紅棗:在燉煮銀耳的過程中,將秋梨塊和紅棗放入鍋中,再加入適量的冰糖,繼續燉煮約20分鐘,直到秋梨變軟、湯汁濃稠。燉好後,將銀耳秋梨湯盛出,稍微放涼後即可享用。
二、百合
百合性平微寒,具有清心安神、潤肺止咳的作用。百合富含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尤其對女性有滋陰養顏的效果。立秋時,適量食用百合可以幫助滋陰潤燥,平衡體內的陰陽。
推薦食譜:芹菜木耳蝦仁炒百合
材料:百合100克,芹菜100克,木耳50克,胡蘿蔔50克,蝦仁150克,姜蒜末適量,食用油適量,鹽適量,雞精少許。
詳細做法:
1. 準備材料:將百合洗凈後用清水泡發;木耳提前泡發,去根後撕成小朵;芹菜和胡蘿蔔切成段或片;蝦仁洗凈瀝干水分。
2. 焯水:將百合、木耳和胡蘿蔔分別焯水,焯水後迅速撈出過涼水,以保持色澤和口感。
3. 爆炒:熱鍋涼油,放入姜蒜末炒香,然後放入蝦仁快速翻炒至蝦仁變色,再加入芹菜、木耳和胡蘿蔔,翻炒均勻。最後加入百合,調入適量的鹽和雞精,繼續翻炒1-2分鐘,即可出鍋。
三、銀耳
銀耳,被譽為「平民燕窩」,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銀耳性平味甘,富含植物膠質,具有潤肺生津、補氣養血、養陰生津的作用。它不僅適合秋冬季節食用,而且在立秋時節食用,可以有效緩解乾燥氣候對身體的影響。
推薦食譜:扇貝肉拌銀耳
材料:銀耳10克,扇貝肉150克,蒜蓉適量,干紅辣椒2個,生抽2勺,香油適量,鹽適量,白糖少許。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做法如下:
1. 準備材料:將銀耳用溫水泡發,撕成小朵;扇貝肉洗凈後焯水撈出;干紅辣椒切小段,起鍋少油,放入干紅辣椒和蒜蓉炸香,關火備用。
2. 調製醬汁:在碗中加入生抽、香油、鹽和白糖,攪拌均勻,調成醬汁。
3. 拌銀耳:將銀耳放入盤中,加入焯水後的扇貝肉,澆上炸香的蒜蓉辣椒和熱油,然後淋上調製好的醬汁,輕輕拌勻,即可食用。
四、蓮藕
蓮藕清脆可口,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具有清熱涼血、益胃健脾的作用。蓮藕特別適合立秋時節食用,不僅能滋陰潤燥,還能幫助消化,促進食慾。
推薦食譜:秋葵青椒木耳炒藕帶
材料:藕帶200克,秋葵100克,青椒1個,黑木耳50克,姜蒜末適量,鹽適量,生抽1勺,食用油適量。
做法步驟:
1. 準備材料:將藕帶洗凈,切成段;秋葵洗凈切段;青椒切塊;黑木耳泡發後撕成小朵。
2. 焯水:將藕帶、秋葵和黑木耳分別焯水,焯水後過涼水,保持脆嫩的口感。
3. 炒制:熱鍋涼油,加入姜蒜末爆香,然後加入藕帶、秋葵、青椒和黑木耳,大火快速翻炒,加入適量的鹽和生抽調味,翻炒均勻後即可出鍋。
立秋時節,隨著氣溫的變化,人體的飲食需求也隨之調整,多選擇秋梨、百合、銀耳和蓮藕這些滋陰潤燥的食材,可以幫助我們平衡體內的陰陽,避免秋季燥熱帶來的不適。通過合理搭配這些食材,不僅能享受到美味,還能為身體提供全面的營養支持。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