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受不了自己後半生都要背負叛徒之名。
也是在這個時候,一封信通過門縫塞進了病房,讓顧易中內心重新燃起了火焰。
信中究竟是什麼內容,還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能讓顧易中活過來,肯定是他得到了認同和信任,並且找到了自己的使命。
重生的顧易中做出了一個決定,他要加入臭名昭著的九十號。
飛鳥段文濤已經犧牲,組織急需一顆新的釘子,打入九十號。
這個任務真正的難點,並不在顧易中願不願意,而在於周知非憑什麼相信他,憑什麼讓他加入。
周知非三姓家奴,夾在重慶、李先生、日本人中間,就像是在走鋼絲,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
重慶手上有他的信件把柄,威脅他不暗中為重慶服務,就是把信送到日本人手上。
而日本人把周知非的兒子周幼非送去了日本學習,其實就是作為人質。
而李先生是周知非如今唯一的倚仗,沒有了李先生的支持,他什麼都不是。
在這種如履薄冰的局面下,他身邊手下的人,都是當初跟著他叛變過來的,大家是系在一條繩子上的螞蚱,休戚與共。
周知非絕不會在人員上疏忽,他必須保證自己對九十號的控制,這才是他身家性命的保障。
組織上想要安插一顆釘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顧易中是最合適的人選。
首先,日本人和九十號都在爭奪顧希形,如果顧易中加入九十號,那麼九十號就占據了主動。
到時候,周知非在面對日本人,和面對顧希形的時候,都有了更多談判的籌碼,這意味著主動權。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顧易中是走投無路才選擇了九十號,這種心情周知非自認為可以理解。
周知非一直對自己背叛國家民族的行為感到羞恥,但是他已經沒有了回頭路,所以他一直在欺騙自己,這是為了和平。
他非常需要認同,需要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所以顧易中主動提出加入,他會願意給這個機會。
顧易中是驕傲的,成為九十號的「孤舟」,是他抓住叛徒,證明自己的最好機會,同時也是實現報國理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