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集三十分鐘內,總有角色干盡傻事,仿佛擁有無窮無盡的時間似的,然後「啪」地一聲,皮筋扯斷,血濺當場。
《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
遊戲改編的影視劇,成功的極少。節奏不同,玩家/觀眾對作品的期待也非常不同。
《最後生還者》卻非常成功。喬爾(佩德羅·帕斯卡飾)和艾莉(貝拉·拉姆齊飾),硬漢和比硬漢更果決的少女,這對組合很正。作為末日公路冒險片,兩人路上所遇者亦個個精彩。
這部劇展示了,若末日降臨,倖存者的幾種典型生存模式。其中既有罕見的沒有陰謀、人人平等的理想社區,由極少數人組成的強悍生存單元,亦有令人窒息的宗教團體和軍事化管理社區。
《行屍走肉》(The Walking Dead)、《瘋狂麥克斯》(Mad Max),所有的末日片,都討厭作為集體的人類。末日片的出現就是為了宣洩對現有社會制度的不滿。唯有大災來臨後,剩下零星的倖存者,才有可能順理成章地摧毀這些制度,轉身向人類的祖先學習,重建一個「新」世界。
接下來,流著人類希望之血的「救世主」艾莉,有無可能創造出一種不雷同的社群形態?這是我對第二季的期待。
《怒嗆人生》(Beef)
史蒂文·元和黃阿麗扮演的兩位美籍東亞人,因為一次路怒,點燃多年隱恨。他們朝對方投擲升級的怒火炸彈,到達不惜生命的地步。愛情也沒有這樣熾烈。
A24的《怒嗆人生》(Beef),是典型黑色電影的配方。但它是一部十集的劇,肚囊寬了,能裝下更多東西。東亞裔班底炮製出的東亞性格,兩個相似之人歡喜冤家式的羈絆,個體從家庭生活中逃脫,進行弗洛伊德式的精神溯源……《怒嗆人生》裝下這些或時髦或永恆的話題,使這鍋雜燴叫好又叫座。
但它最好看的,還是黑色電影的部分。黑色電影中的執迷與諷刺,在矛盾升級中漸漸滿溢。坐擁上帝視角的觀眾,常為他們的誤會捏把汗,又在他們逐漸顯示出相似時升起美好的願望,希望他們能「看」見彼此,坐下來聊聊天。
在最後一集之前,兩位主角不斷互換身份,上演貓捉老鼠的大戲。他們渾身緊繃,周旋在報復對方和各自生活的爛攤子之間,機關算盡,一步錯,步步錯。看似終於時來運轉,卻是更多厄運的開端。
他們平時萎頓,只有脫韁時才神采飛揚。黃阿麗和史蒂文·元在街道上一個追一個跑,跑出童年都未必有過的身心暢快。讓其他東西,都見鬼去吧。
《撲克臉》(Poker Face)
娜塔莎·雷昂在《撲克臉》(Poker Face)里既不是編劇也不是導演,但很明顯,這個角色是為她量身定做的。她仿佛直接從《輪迴派對》(Russian Doll)的片場來到這裡,從一次次醒來,變為一次次上路。
勇猛的娜塔莎·雷昂,總是扮演這類慾望深重且與眾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全都抽菸喝酒,走路的姿態差勁,皮膚粗糙,不追求健康長壽。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