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如此巨大的輿論壓力,鄧亞萍及其公司並未選擇強硬抵抗,而是迅速做出了回應。他們首先說明,公司從未獲得過20億投資,而是總共接受了大約2億元人民幣的幾家公司的投資。
公司方面隨後承認,由於經營不當,導致了虧損和資金鍊斷裂,一些出資方因此要求撤資。然而,公司並未挪用投資款,也沒有所謂的「黑洞」,只是經營狀況不佳而已。
鄧亞萍本人隨後發表了一份聲明,指出公司確實遇到了經營不善的問題,作為創始人,她願意承擔起這份責任。然而,她並未「揮霍」任何資金,公司的財務帳目清晰透明,並隨時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
儘管進行了這些解釋和澄清,但流言蜚語已經在網絡世界傳播開來,到處都是對鄧亞萍身家的質疑和指責。鄧亞萍感到憤怒和無奈,但最終選擇了沉默,沒有與輿論爭辯。
這場風波無疑給鄧亞萍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創傷和精神壓力。有消息稱,她已經決定退出公司,將經營權委託給第三方公司管理。然而,目前鄧亞萍仍在低調地經營這家公司,但在公開場合露面已經很少。
鄧亞萍事業中遇到的一大「陷阱」,就是這家公司陷入了運營困境,隨之而來的是廣泛的輿論質疑。儘管事實已經查明,但負面流言和人身攻擊仍然讓這位前體育英雄深感傷心。她選擇保持沉默和低調,暫時遠離輿論漩渦,或許是最為理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