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和明德帝是一母同胞的弟弟,他原本是太安帝眾多皇子中最出眾的一個,太安帝想讓他繼承皇位,琅琊王喜歡結交江湖之士,文韜武略樣樣不差,偏偏不想當皇帝,即便得知太安帝把皇位給他,他依舊拱手讓給了明德帝,琅琊王是不少人心中的「白月光」,他的去世成了很多人心中的一根刺,就連皇帝最疼愛的皇子蕭楚河,為了查明當年真相,不惜放棄皇子之位,忤逆帝王,可琅琊王真的有那麼無辜嗎?其實也不見得。
琅琊王為什麼會死?無非是「功高蓋主」四個字,因為他的存在影響到了明德帝,明德帝帝位不安,即便琅琊王沒有爭奪皇位的心思,可他手中的權力,足夠讓他隨時奪了太安帝的位置。
龍封捲軸,太安帝並非名正言順
五大監和齊天塵手中都有傳位於誰的龍封捲軸,齊天塵和五大監都清楚,太安帝心中的人選是琅琊王,齊天塵自不會外泄,可五大監卻不一樣,他們不想去守皇陵,自然要攪動風雲,天下越不安定對談的越有利。
龍封捲軸是琅琊王的名字,明德帝的繼位便是名不正言不順,跟隨琅琊王的人本就想把他推上皇位,明德帝又如何能夠安心呢?琅琊王以仁善著稱,願意追隨他的人實在太多了,對於明德帝而言,這已經是一個威脅。
兵權在琅琊王手中
天啟四首護是琅琊王的人,大將軍葉嘯鷹對他忠心耿耿,琅琊王在讓出皇位之後,成了北極大都護,八大柱國之一的雷夢殺是他好兄弟,即便他戰死沙場,依舊還有葉嘯鷹在,李心月劫法場的時候便說了,天啟城中三萬琅琊軍只需要琅琊王一聲令下,北離八十萬琅琊軍也只需要他一聲令下,太安帝病重之時發生了「八王之亂」,誰都想成為龍封捲軸上的那個名字,明德帝只有幾百虎賁郎,他原本是沒有勝算的,是琅琊王把皇位給了他,從此也能看出,明德帝手中的籌碼並不多。
琅琊王雖然把皇位給了明德帝,可他卻把控了大部分兵權,又是太安帝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既不願遠離權力中心,又沒有把兵權拱手相讓,這樣一來,若是琅琊王想重新拿回那個位置,如囊中取物一般容易,明德帝無論是怎樣坐上九五之尊位置的,如今皇位上的是他,他又怎麼可能讓這樣大的威脅存在。
作為一個帝王,明德帝殺琅琊王實在是太正常了,但作為一個哥哥,蕭若瑾的所作所為實在不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