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政府回應針對普京的所謂「逮捕令」:奉行中立外交政策,無能為力

2024-09-05     影墨     1734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據蒙古國外交部消息,俄羅斯總統普京於9月3日晚結束對蒙古國的正式訪問行程,乘飛機離開蒙古國。一如外界預料,雖是《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締約國,但蒙古國成為了第一個未執行國際刑事法院(ICC)對普京逮捕令的締約國。

「『抱歉各位,我們無能為力』,這是蒙古國政府發出的信息。」當地時間9月3日,「政客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eu)披露了一份蒙古國政府發言人向其提供的聲明,解釋了蒙方的立場。

「蒙古國95%的石油產品和20%以上的電力從我們的近鄰進口,之前由於技術原因曾遭受中斷。這一供應對確保我們和我們人民的生存至關重要。」這名發言人補充說:「蒙古國在所有外交關係中始終奉行中立的政策,正如我們迄今為止所記錄的聲明表明的那樣。」

蒙古國政府回應針對普京的所謂「逮捕令」:奉行中立外交政策,無能為力

當地時間9月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蒙古國,並在期間會見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IC Photo

ICC成立的基礎,是2002年7月1日開始生效的《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去年3月17日,ICC對普京發出逮捕令,指控其犯有「戰爭罪」,以及非法將兒童從烏克蘭驅逐到俄羅斯。這意味著,國際刑事法院的123個成員國均有義務逮捕普京,如果普京踏入任何一成員國的領土,該成員國應將其轉移至海牙受審。

對於這些指控,克里姆林宮方面堅決予以拒絕,俄羅斯調查委員會還對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和法官提起刑事訴訟,認為他們的行為明顯違法,他們沒有理由追究普京的刑事責任,且國家元首享有絕對的國外管轄豁免權。

「政客新聞網」歐洲版介紹稱,蒙古國是一個擁有330萬人口的遼闊國家,地處俄羅斯和中國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報道形容,蒙古國一直在外交上「走鋼絲」,以免疏遠與其有著廣泛歷史和經濟聯繫的任何一方鄰國。即使俄烏衝突爆發後,也沒有改變蒙古國政府在這一問題上的考量。

時隔5年,普京再次出訪蒙古國受到多方關注,因為蒙古國正是《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締約國,但ICC本身並沒有針對主權國家的執行機制。

蒙古國政府回應針對普京的所謂「逮捕令」:奉行中立外交政策,無能為力

當地時間9月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蒙古國,並在期間會見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IC Photo

普京出訪前,烏克蘭外交部曾於當地時間8月30日敦促蒙古國逮捕普京。但彭博社、《外交家》雜誌等媒體均認為,蒙古國將違抗ICC的逮捕令。「現在,蒙古國將成為第一個公開違抗國際刑事法院對普京逮捕令的締約國。」《外交家》雜誌8月31日刊文稱,普京不太可能在蒙古國境內被捕,因為該國仍嚴重依賴俄羅斯能源。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