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患重病的是沈磊的父母,他一樣不會管,因為有沈琳和那偉。
他的父母再難,也不會求到自己眼前,只會去折磨沈琳和那偉。
二、賣慘的公婆
沈父沈母對沈琳挺殘忍的。
家中有事情,麻煩的從來都是沈琳。
沈磊和謝美藍因為離婚,離家出走鬧離婚的時候,沈家父母把所有的怒氣都給了沈琳。
沈磊不是未成年,已經成家立業了。
可是沈家父母依舊把沈磊視為沈琳的責任。
他們卻不想想,沈琳還有兩個孩子要照顧。
沈琳一胎時候,跟婆婆鬧得很僵,就這樣沈母也沒想著搭把手。
二胎時候,也沒有任何表示。
沈磊失蹤,他們到北京也一直埋怨那偉和沈琳。
看到沈家父母的無賴,也就懂了沈磊的無賴。
沈磊的隨心所欲其實就是一種無賴作風。
謝美藍離婚還是離晚了。
沈磊和謝美藍的生活開銷,大部分都是謝美藍支撐的。
謝美藍為了提高生活質量,拚命努力工作。
可是沈磊呢,永遠就是一句我原本就這樣。
就是給人一種好死不如賴活著的感覺。
這樣的人挺窒息。
年輕的時候隨遇而安,但是父母年紀漸長,你總得承擔起該有的責任。
就如謝美藍而言,總不能以後有了孩子,孩子生病了,沈磊沒錢,就一句這就是命毀了孩子。
原著小說中,李曉悅拋棄那雋,選擇了沈磊。
可是李曉悅永遠不會跟沈磊結婚的。
李曉悅的錢只夠給自己花,她動不動就出去玩個劇本殺,搞個漢服秀,沈磊融入不了這些。
對李曉悅而言,沈磊只是她感受生活的一個插曲而已。
反觀沈磊,繼續這樣下去,跟沈琳和那偉的關係遲早鬧僵。
那偉有自己的責任,但是沈磊不是他的責任。
他之所以目前願意幫沈磊,是不想沈琳在父母面前為難。
沈家父母動不動賣慘對女兒情感壓榨挺窒息的。
他們對沈磊的偏愛是無條件的。
即便沈磊害得好幾個人請假為他奔波,沈家父母也沒有責怪他一句話。
他們還去求謝美藍,別跟沈磊離婚,承諾拿出所有的錢給兩個人買房子。
殊不知,謝美藍分手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房子,而是沈磊的逃避與懦弱。
沈磊永遠躲在父母和姐姐背後,就是個巨嬰。
窮不是原罪,但是窮卻怪別人太拼就是擺爛了。
三、佛系的人生
沈磊屬於典型的我弱我有理。
那偉和沈琳雙雙失業。
作為家裡的老大,兩個人都強忍著硬抗。
那雋從李曉悅口中得知那偉被辭退後,馬上約見哥哥,給他想辦法護住屬於自己最大的利益,同時讓他安心,一切還有自己。
這才是互相扶持的親人。
那雋的卷就是為了能夠成為托底的那個人,而是一味麻煩家人的人。
反觀沈磊,才不管姐姐過得怎麼樣?
他在山上放鬆,種菜,他人死活跟自己沒有任何關係。
謝美藍已經不愛自己了,想要離婚,可是沈磊不捨棄,自己沒有走出來,也要硬拖著謝美藍。
對於曾經的愛人,沈磊對謝美藍的不僅僅有恨,還有惡。
他不允許謝美藍過得舒服,所有硬拖著她。
這樣的男人一生遇見一個,都算倒大霉。
沈磊這樣的人撐不起婚姻,也撐不起家庭。
謝美藍離婚算是及時止損。
換個角度想,謝美藍為何要為沈磊的不思進取買單呢?
謝美藍通宵達旦的熬夜賺錢,沈磊悠哉悠哉地做自己。
家庭明明是兩個人的責任,可是因為一個人擺爛,另一個人得加倍努力。
換作任何一個人,都不願意成為謝美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