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凡人歌#
「一定是我上半輩子過得太舒適了,下半輩子才會充滿了磨難」,這句話是沈琳曾說過的一句話,也是她對生活的感悟。
想想也確實有道理,開篇就是沈琳穿的舒適休閒,戴著金閃閃的鑽戒,早晨端著一杯咖啡,拍一張美美的照片放在朋友圈裡。
可見多麼的悠然自得,不用外出掙錢,家裡有保姆帶孩子。
對於她來說,每天的任務不是掙錢,不是帶娃,而是精心經營朋友圈,試圖在幸福大戰中脫穎而出。
直到那位失業,所有的磨難全都撲面而來,使沈琳不得不卸下幸福的偽裝,把不堪的一面全都展現出來。
沈琳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四十歲的她還要出來打工,整天看別人眼色行事。
她想重回職場當白領,但是根本沒人看她的簡歷。
其實,現實生活中,很多公司也都是這樣,他們寧願培養一個剛畢業什麼都不懂的大學生,都不願意要一個經驗豐富的大齡女青年。
尤其是期間為了生孩子,失業過很長時間的家庭主婦。
可是對40歲的沈琳來說,不得不如此,一家人還等著她養。
01
那偉離職後,他就選擇了最困難的一條路,就是創業。
創業不是人人都能成功的,我們看到的都是成功人士,羨慕他們成功後所擁有的一切,可不知道的是,他們背後的付出有多心酸。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千千萬萬的創業失敗的人,成功的只是少數,更多的是那些失敗的普通人,我們只是沒有看到罷了。
可那偉不相信自己會失敗,他以為自己跟王睿智一起創業過,知道他是怎麼幹起來的,自己不過是再走一遍之前的老路而已。
他的這種想法簡直可笑,要知道他們創業的時候,都還年輕,有衝勁,有天馬行空的想法。可現在那偉已經四十多歲了,不再年輕了,他還能拼個幾年呢?
就算是工作這麼多年,積累了人脈,可他們是衝著每一天集團還是那偉本人,想必那偉心裡一清二楚。
作為妻子的沈琳,自然不能拖後腿,肯定全力支持,拿出家裡的一部分積蓄支持他創業。
02
那偉和李曉悅風風火火的,說干就干,租房子,買辦公用品,還沒開始營業就花出去好多。
一切準備就緒後,每天出去發傳單,找客源,可是開業了很長時間,就是沒生意。
好不容易生意找上門,還都是一兩千塊錢的小本生意,比如做個海報,做個PPT,當個節目主持人,還有幫老人拍公益宣傳片,根本不掙錢。
直到後來,齊總說有個開業典禮需要那偉出策劃案,說出個幾萬塊不是問題。
那偉一聽自然高興,按照齊總的要求改了好幾版,可是最後齊總卻說又找了其他團隊,要價更低,這單生意算是泡湯了。
可後來才發現,齊總還是用了自己的方案,卻想賴帳,這不就是妥妥的想白嫖策劃案嘛。李曉悅被氣得不行,那偉說他想辦法把錢要回來。
但走到門口,他卻心軟了,看著他們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樣子,竟直接轉身離開,怎麼就不想想,自己也有家庭要養活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個時候是沈琳第一次對他感到失望,知道不能全靠那位,但職場已經容不下她了,迫不得已,改行去做了月嫂。
03
雖然月嫂掙錢,但是前期還要自己花錢培訓。上崗後,每日都休息不好,累得腰酸背痛,直到來到第二個客戶家裡的時候,都累得腰間盤突出,連路都走不了了,直接在家臥床休息。
可那偉爭氣也就罷了,偏偏他又出了麼蛾子。
劇里老高給他介紹了業務,說事後給他分成30%,能到手三萬六,但就是資金會到位不及時。
聽到這裡總感覺不靠譜,果不其然,原著里說到,老高只給他墊付了一部分,後面就是那偉自己掏錢墊付了,總的下來直接出了二十萬。
這對於他們家庭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小說中還說到,他們為了生存,直接在郊區租了70平的小房子,他們的房子租出去。
不僅如此,沈琳腰緩解了之後,又要出去工作了。
不是去上班,也不是去當月嫂,二十而是自主創業,不過和那偉不同,她只用了三千塊,買了小推車,辦了食品營業執照,去市場上買鹵貨。
當那偉聽到她做這個決定的時候,他不同意,認為沒有必要做到這種程度,還說那二十萬會拿回來的。
但是這個時候,沈琳對這筆錢已經不抱希望了,為了生存,不得不再次降低身段,去外面吆喝掙錢。
可那偉還是覺得丟臉,他裝作買菜的樣子,在旁邊看,聽到沈琳的叫賣聲竟臉紅了起來。
殊不知,這是沈琳已經對他失望透頂,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