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一些熱門古裝電視劇的爆火,也讓人們重新對我國古代歷史感興趣了起來。平常一些不為人知的人物也漸漸被人們所看到。但是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形象不一定就是其真實的形象。
電視劇在拍的時候,需要考慮到諸多因素,因此也沒辦法呈現真實的人物形象。就比如一些在正史上沒有什麼好名聲,甚至可以說是「臭名昭著」存在的人,在電視劇中卻搖身一變,成了人人稱讚的大好人。
那麼這些人的都是誰呢?
鐵齒銅牙紀曉嵐
說到《鐵齒銅牙紀曉嵐》,大家都不陌生。在劇中,張鐵林飾演乾隆皇帝,王剛飾演貪官和珅,張國立飾演賢臣紀曉嵐,劇情主要是圍繞這三人展開的。
在這部劇中,紀曉嵐在大清朝是有名的賢臣,曾官至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也曾擔任《四庫全書》的總纂修官。除此外還有著一副鐵齒銅牙,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常常說的和珅啞口無言。
劇中的他為人正直,心思縝密,幽默風趣,一心為國,既可以高雅,又能接地氣,做事講究原則,又不失人情味,同時也有著自己的小聰明圓滑一面。他在小事情上不逞能,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堅守原則,更有著「大清第一才子」之稱,一生的最高追求就是扳倒和珅這個「大清第一貪官」。
這些詞放在一起,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個好官,清官這樣的正面形象。可卻很少有人知道電視劇中的紀曉嵐是被加工美化過的,而且是對其真正形象做了很大改動。
正史上的紀曉嵐估計也就只有才華出眾和電視劇中的形象一致,其餘方面都做了很大改動。
據現有文獻記載,紀曉嵐的真實形象為「貌寢短視」。意思就是說紀曉嵐不僅不是一個風度翩翩的風流才子形象,反而是一個相貌醜陋且雙眼近視的人。
劇中的紀曉嵐一不貪財,二不好色,最大的愛好就是抽菸,因此在劇中也有著「紀大菸袋」的稱號。而正史中的紀曉嵐,也有著三大愛好。
其中第一個愛好同樣是抽菸,正史中的他也是煙不離手的。而第二個愛好就是視肉如命,無肉不歡,而不是劇中那樣守著茅草屋,頓頓吃素。關於他喜歡吃肉到什麼程度,相關文獻也有過記載,那就是頓頓以肉為主,一口米飯也不吃,肉就是他的主食。
第三大愛好就是好色,而且還是極度的好色。在劇中他是個正人君子形象,不貪圖美色,甚至面對大美人小玉的主動都不為所動。但在正史中,他不僅年僅要比和珅大上一輪,還十分熱衷於房事,甚至每日行房事比吃飯都勤,完全可以稱得上是「色中餓鬼」了。
正是受了電視劇的影響,人們才對紀曉嵐的真實形象產生了誤解。
手握大權宣太后
《羋月傳》這個電視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孫儷飾演的羋月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劇中,羋月是一個聰明伶俐,為人體貼的大女主形象。她自幼就失去了父親的庇佑,同時又經歷了母親被逐之事,後又帶著弟弟經歷了重重磨難。
雖然經歷了各種磨難,但羋月從未迷失自己,一直保持著了善良的心,在對待他人時,總能給予關愛和寬容,即使面對敵人,也能保持冷靜和理智。同時羋月對自己的朋友、親人和國家一直都十分忠誠。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雖然羋月也有著不小的野心和目標,但這些都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家人和朋友。因為多年的經歷讓她明白,只有自己掌握大權,才能擁有保護自己和他人的權力。這也使得羋月養成了一種頑強、不服輸的精神,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她總能堅持下去,最終也成就了自己。
但正史的羋月並不是這樣的,準確的說歷史上就沒有羋月這個人。羋月原型是大秦的宣太后,《史記》中只記載了宣太后姓羋,至於全名無從考證,誰也不知。
這位宣太后在當時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開創了許多先河,也做過許多後世人不曾做過的事,甚至比女帝武則天也不遑多讓,可以說宣太后除了沒稱帝外,能做的她都做了。
她先是開創了女子執政的先河,隨後在執政期間面對友國的求援時,公然在朝廷之上談起了好處費的事,意思是你給我好處我就幫你,反之你就哪來的回哪去。
這個言論放到現在來看也無可厚非,但在當時那個年代,這種言論無疑是離經叛道的,畢竟還沒有哪個皇帝公然把朝堂當作菜市場,討價還價。
然而這都不算什麼,宣太后最可怕之處,就是公然色誘敵軍主將,甚至還為敵人育有子嗣,這也是最早的美人計,此事一出宣太后的形象就徹地崩塌了。
但如果你以為到這就結束了,那就大錯特錯了,宣太后做的事可遠不止於此。她在為敵人育有子嗣後,又把這人引到埋伏中,直接將其斬殺。
雖說兩人沒有感情基礎,但宣太后不僅殺了他,還把自己懷胎數月生下的兩個孩子也都處死了。人都說虎毒不食子,宣太后此舉無疑是蛇蠍心腸之人。
所以說,正史上的羋月和電視劇中的羋月形象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禍國妖婦陸令萱
電視劇《陸貞傳奇》中陸貞一角,在大美人趙麗穎的扮演下,受到了無數電視迷的追捧。在劇中陸貞是一個真誠善良,不畏強權,為民做主的大女主形象。
陸貞自幼喪父,為躲避繼母的迫害,無奈之下只得入宮做一個宮女來避禍。後來憑藉過人的手藝和聰明才智贏得了當朝皇帝的賞識,同時也在多日相處中與儲君高湛迸發出了愛情的火花。
可由於兩人出身差距過大,也使陸貞與高湛的感情之路充滿坎坷,例如宮女沈碧的嫉妒、蕭喚雲的仇恨,以及太后婁氏的算計等,一環扣一環,一個接一個,重重磨難都在勸退著這位女主。可陸貞始終堅定不移,最終幫助儲君粉碎了太后婁氏一家打算篡權的陰謀,成功助力心愛之人繼位。
雖然最後兩人成功走到了一起,但陸貞沒有要皇后的名分,而是一直在教導先帝的孩子。在高湛去世後,陸貞扶持幼帝繼位,幫助其處理朝政,最終成為人人稱讚的女相。
可以說劇中的陸貞是完美的,但歷史上的陸貞卻不是這樣的形象。
正史中的陸貞名為陸令萱,原為東魏(原為西魏)將領駱超的妻子,只不過後來駱超謀反失敗,駱家受罰,陸令萱也被配入掖庭為奴為婢。後來意外做了高緯的奶媽,負責撫養高緯長大。
因為陸令萱聰明機靈,也因此受到了宮中胡太后的賞識。自此陸令萱搖身一變,摒棄了奴身,成為了女侍中。後來高湛去世,高緯繼位,因為陸令萱是高緯的奶媽,從小就撫養高緯。高緯對其也是十分看重的,因此陸令萱的地位也隨著上漲,一度做到了後宮總管。
當一個人嘗到了權力的滋味時,她就會不滿足於此,還想要更大的權力。恰好這時的皇帝高緯不喜朝政,只愛酒色,於是陸令萱就順理成章的接手了北齊朝政。
陸令萱掌權後,她先是將自己的親信穆黃花推上了母儀天下的皇后之位,穆黃花生下了皇子高恆,自此兩人狼狽為奸掌控後宮,掌握後宮的陸令萱的野心也更大了起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她想掌握更多,於是陸令萱就開始培養親信、扶植親信,把這群人都推到了朝堂之中任職,漸漸陸令萱把持了朝政。等她掌權後,就開始排除異己、陷害忠良,致使整個國家烏煙瘴氣,亂為一團。以致使外敵來襲時毫無還手之力,最終也難逃被滅國的命運。
可見劇中的女相和史書中的禍國妖婦完全是兩個形象。
大明風華孫若薇
通過電視劇《大明風華》我們重新認識了大明這段歷史,也重新認識了老朱家這三位皇帝,同時劇中由湯唯飾演的孫若薇也給眾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劇中,孫若薇是一個有情有義,敢作敢當的奇女子,甚至還能在大明危難之際,主動挺身而出,擔起朱家的重擔,尤其是其誓死守衛北京城一暮,給人們留下的極為深刻的印象,大家也對這位奇女子多有讚賞。
可歷史的孫若薇卻與其形象完全相反。在正史中孫若薇,準確的說不叫孫若薇,而是孫氏或者孫太后,正史上並沒有孫若薇這個名字,甚至她靖難遺孤的身份也都是假的。
正史上的孫氏實際上是一個平民家孩子,只不過因為和朱瞻基的母親是同鄉,加之自幼就生得十分貌美,受到了朱瞻基姥姥的賞識。於是朱瞻基的姥姥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朱瞻基的母親,後來朱瞻基的母親還特意派人來審查了一番,如此這般孫氏才得以入了朱瞻基的府邸。
但此時的朱瞻基已經有了太子妃,孫氏就只能做個太子嬪,到了後來朱瞻基繼位,孫氏也不是皇后,而是一個妃子。只不過後來不知道是朱瞻基過於寵幸孫氏,還是孫氏的有意挑撥。朱瞻基竟隨意找個理由就把沒有任何過錯的胡皇后廢了,改立孫氏為皇后。這在歷史上是極為少見的。
再後來朱瞻基去世,孫皇后也由皇后變成了太后。但此事沒多久,新帝朱祁鎮就被瓦剌人抓走了。瓦拉日想以此來要挾大明,可受到了大明朝廷的極力抵制。
甚至後來瓦剌入侵大明時,提出堅守北京城抗敵的也不是孫太后,而是大明賢臣于謙,可以說大明的「北京保衛戰」之所以能取勝,這完全是于謙的功勞。
而孫太后不僅沒有任何作為,甚至還想著排除異己。也正是因為孫太后的放縱,才有了後面的「奪門之變」,此事也直接致使當時大明的能臣于謙身死。
這才是孫太后的真實形象,只不過在電視劇孫太后的形象被過度美化,眾人才記住了這個奇女子,可這並不是她的真實形象。
結語
電視劇是電視劇,歷史是歷史。因為種種原因,一些電視劇無法呈現真正的歷史,只能通過一些改編的方式來展現人物和劇情。
誠然這樣的電視劇更好看,但並不是真的歷史,所以大家今後再看電視的時候,看個樂呵就好了,千萬不要較真!
參考資料:
中國知網 [1]何寧.謀士·才子·忠臣——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紀曉嵐人物形象解析[J].電影文學,2012,(05):132-134.
中國知網 [1]冀川.說一說真實的紀曉嵐[J].工會信息,2020,(14):32.
中國知網 [1]趙軼男.談談《羋月傳》中羋太后的人物形象[J].考試周刊,2016,(23):15-16.
中國知網 [1]徐新星,蘇墨.讀懂秦宣太后,只看《羋月傳》是不夠的[N].工人日報,2015-12-07(007).
中國知網 [1]雲飛,艾小魚.這些年被電視劇洗白或抹黑的歷史人物[J].課外閱讀,2016,(08):32-34.
百度百科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