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描述里,西施的外貌包含:有烏髮娥眉、明眸流盼、硃唇皓齒、玉指素臂、細腰雪膚、柔若無骨等特徵。
影片中的爭議是選角形象毫無符合人設氣質、形象,苦相和反派氣質占比高,心機寫在臉上的形象。
曹曦月給觀眾留下的印象是反派女二的印象,長相不低,有獨特氣質,在影視劇里飾演心機、無腦,甚至瘋批女二號,出場能立柱人設。
論美色,出場飾演夫差夫人的素人出場,一張臉反而更具正派氣質,五官端正,面容飽滿,輕輕閉眼,透外柔內剛氣質。
從外形和人物個性上,一個小配角更具貼合,出場幾個一個鏡頭,曹曦月立馬被比下去。
曹曦月飾演的西施,未見角色柔的一面,即便是跳舞或是動情的橋段,缺失柔和,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不好惹、有目的的兇相,很難帶入印象中的西施形象。
身上毫無西施特質,形象是一方面,人物詮釋也有種用力過猛,演技立不住人物。
比如,跳舞的時候聽到伍子胥跟夫差的談話,表情動作太大,白眼和苦相,完全沒有印象美女間諜身份的意思,還是印象中的反派形象,尤其帶入曹曦月以往在其他影視劇里表演,更難以想像西施是這樣一個形象。
這些橋段若只是細微的情緒變化,既能感受到西施觀察局勢,隨時處於警惕的狀態,同時又能突出西施吳國能夠遊刃實施美人計。
反而演員刻意的動作、表情失控,達不到外柔內剛的人設要求,是直觀的心機外露。
再看看小配角演員,沐浴更衣打算伺候夫差,前一秒還是高興的面容,後一秒聽到傳喚侍寢的人是西施,沒有勃然大怒的痕跡,可眼神的失落,前後的情緒發生了變化,一眼便能看出嫉妒以及無奈的內心活動。
再看看某些小細節的體態,當著眾人的面,駝背、脖子向前傾觀察吳王的神色。
西施是一個經過嚴格訓練的美女間諜,到宮中之後,大多數是端著姿態,舞姿翩翩,怎會在禮儀上失分寸,當眾以此狀態,顯然是細節不到位。
內娛飾演過西施的演員不少,佟麗婭、穎兒、蔣勤勤等眾所周知的內娛女星是其中一位。
本來是圈內的高顏值美女,氣質、形象到位,只是那份美在西施一角的契合度也引發不少爭議,不是一樣的韻味,所體現出來的也不一樣。
眾多演員里,蔣勤勤的西施是認可度較高的一個,身上散發溫柔氣質,五官精緻,眉宇柔和,面相上又有一份韌性。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