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覺得,與其強制訂奶,不如多給孩子們一些體育鍛鍊的時間,現在的孩子們都被各種題海戰術壓得喘不過氣來,哪有時間和精力去運動?
說到底,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而不是做生意,可現在呢?學校成了生意場,老師成了銷售員,學生成了搖錢樹,這哪裡還有半點育人的影子?
我常想,如果陶行知先生地下有知,看到今天的教育亂象,會作何感想?
他曾說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可現在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哪還有這份初心?
回到襄陽這事兒上來,教育局說要調查,可結果如何,還真不好說,畢竟,這種事兒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就是公開的秘密。
說句難聽的,現在的一些學校,哪還把學生當回事?
在他們眼裡,學生就是一個個提款機,今天訂奶,明天買保險,後天又冒出個什麼亂七八糟的收費項目,家長們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掏錢。
最可悲的是,這種行為正在逐漸被常態化、合理化,久而久之,大家都覺得這是"正常操作",反而質疑的人成了異類。
我覺得,要解決這個問題,光靠一兩個學校或者教育局是不夠的,需要從根本上重塑教育理念,重新定義學校的角色和責任,學校就應該是純粂的教育場所,而不是商業機構的延伸。
同時,也需要加強對學校的監管,不能什麼事兒都讓學校自己說了算,家長們也要團結起來,敢於發聲,不要被所謂的"為了孩子好"的說辭所蒙蔽。
教育關乎國家未來,如果連教育都變質了,我們還能指望什麼?希望這次襄陽的事件能成為一個轉折點,讓我們重新審視教育的本質,回歸育人的初心。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有教無類"的教育理想,為孩子們創造一個純粹、健康的學習環境。
畢竟,教育不應該是生意,而應該是一份責任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