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輕度亞氏保加症 馮皓揚:冇同理心做不到演員!│馮皓揚專訪
馮皓揚(羊羊)二O二二年憑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 》中,飾演少年蘇樺偉一角奪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近日參演TVB劇《法證先鋒VI:倖存者的救贖》演自閉症患者霍寶樂,再度挑戰演殘疾人士,演技同樣獲觀眾好評,他表示不怕被定型,因為有得拍好過冇得拍!
小學時被確診患有輕度亞氏保加症的他,自覺與正常人無異,「只是一個掛名,實際上只是比較文靜,身邊的朋友可能也有,只是他們還未去檢查。」今年只有十九歲的馮皓揚,讀過小童星訓練學院,為ViuTV拍攝過兒童節目,早年拍攝TVB劇《愛上我的衰神》演「少年版胡鴻鈞」,演出經驗不算少,三年前參演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扮演少年蘇樺偉,令他真正愛上演戲。
「我覺得這一、兩年,我開始愛上演戲,的確拍完《神奇小子》後覺得演戲很好玩,但當時會想將來的職業就是演員嗎?沒有太大的信心及肯定,後來慢慢參與拍攝不同的劇集及電影後,正因為我本身在社交上不是很主動,變相當上演員一職,好像打開了自己另一道門,明白原來人不同的喜怒哀樂,甚至可以經歷了很多不是『馮皓揚』會經歷的事情時,這一行令我可以快點長大。」
直到拍攝《法證VI》,令他增加了對演戲的認知,「拍這套劇,令我開始對演戲有多一點認知,甚至對周遭拍攝環境的認知變多了。以往都只是很集中想角色,但拍劇集有時候可能我的通告只有早上及晚上,而下午讓我有時間在片場四處觀察一下,留意到很多不同有趣的事,例如螢幕上的數字代表甚麽?終於有機會去問清楚,所以對演藝方面的認知會更加好。」
由電影到電視,不同環境自然有不同的體會,「雖然到目前為止,我不太知道有甚麽分別,而且兩樣作品拍得亦不多,但拍電影有更多時間讓你去玩一場戲,但電視劇當你拍了一take,導演肯收貨就OK,電影就算是導演覺得可以,都會考慮嘗試多一、兩個版本,自然工作時間會比較長,其實沒有好與壞,可能當日比較攰,可以早點收工,如果精神不錯,就可以有不同方法去嘗試,兩者不同之處各有好處。」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