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知道了事情的始末直接一個電話打給了娘家:
「叫她不用回來了,這個日子過不下去了,孩子你們自己看著處理吧。」
娘家人氣壞了:「這可是他們的親孫子,就這樣說不要就不要了!他們不要,我們自己要!」
因為小姑子,楊女士還懷著孕就被婆家人第一次趕出了門。
楊女士在娘家一住就是幾個月。直到快要生產,婆家人才把她接了回去。
楊女士坐完月子,小姑子帶著孩子又回了婆家來住。
小姑子的孩子正是調皮搗蛋的時候,楊女士剛哄睡了孩子,小姑子的孩子玩鬧得開心,
大喊了一聲把孩子嚇得大哭了起來,楊女士焦躁不安,對著小姑子的孩子卻不能動手,
只能喊。小姑子來管一下,小姑子卻像是聽不到一樣只顧自己在房間里睡覺,看都不看一眼。
此時,楊女士不可能對小姑子來婆家住沒有意見了。畢竟,她真的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太多不便。
楊女士覺得:
「小姑子嫁出去的女兒就是外人了,自己是嫁進來的媳婦,才是這個家裡的人。
小姑子就應該回歸她正常的生活方式里去,不要來來影響我們這個家庭的和諧。」
於是她去找婆婆跟她說:「你都帶大外甥那麼多年了,
那麼辛苦,該讓小姑子的婆婆辛苦一下了。讓她應該多回她婆婆家。」
雖然楊女士用了委婉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婆婆還是聽出了兒媳婦容不下女兒的意思。
婆婆當場翻了臉,直接表明了態度:「這是我的家,你越是讓他們走,我就越不讓他們走。
他們吃什麼我做,孩子上學我接送,我就是願意伺候他們。不用你管!」
為了表達對楊女士的不滿,公婆甚至關閉了兒子房間與他們房間相隔的門。
擺出了一副不相往來的樣子。連做飯都不給楊女士做,無奈之下,
她又一次帶著回了娘家, 這是她第二次因為小姑子被趕回娘家。
丈夫回到家後站出來為妻子出頭,頂著父母的壓力接回了妻子,並且告訴她:
「你放心,有我呢,不會讓你受欺負。」這次因為有了兒子強硬的態度,
公婆沒有再說什麼。小姑子又來了,買了水果來表示一下歉意。
楊女士心裡有怨氣沒有理她,直接抱著孩子進了房間。
可是楊女士的態度卻激怒了公公,他直接沖進了房間大罵:
「你這麼沒教養的行為誰 教你的,就這樣甩臉子嗎?
我告訴你只要有我們老兩口在,你們誰都別想趕她走,要走也是你們走。」
丈夫直接拉著妻子,抱著孩子一起搬出了公婆的家。這是第三次,因為小姑子,夫妻二人一起被趕出了家門。
搬出來後,夫妻二人自己買了房子,獨自過起了生活,日子也越過越舒心。
楊女士真後悔為什麼沒有早點搬出來住。
舒心的日子沒過多久,公公就生病了。父母從小對楊女士的教育讓她無法視而不見,
善良的她主動把公婆接來與自己同住,細心地照顧著公婆的飲食起居。
一家人相安無事地相處著,過往的不快似乎都沒有發生一般。
可是,只有楊女士自己知道,曾經那些經歷 和傷痛留給她的印記仍然會時不時地刺痛她。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