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乾燥,空氣中的濕度逐漸降低,人體容易感到口乾舌燥、皮膚乾裂,甚至容易上火、腸胃不適。正因為如此,飲食的調整顯得尤為重要。俗語說:「十月吃一瓜,中藥不用抓」,這句話揭示了在十月,適當食用瓜類蔬菜有助於調理身體,緩解季節轉換帶來的不適感。在十月里,瓜類蔬菜中最為推薦的當屬西葫蘆。
西葫蘆顏色翠綠,口感鮮嫩,因其高水分、低熱量的特性,備受養生人士的喜愛。西葫蘆不僅富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抗氧化物質,還有豐富的鉀元素,有助於調節體內電解質平衡。此外,西葫蘆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毒。它的利尿功效可以幫助身體排除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特別適合在秋冬季節濕氣重時食用。因此,西葫蘆在十月可以作為常見的餐桌食材,為身體提供良好的營養支持。
西葫蘆不僅營養豐富,其烹飪方式也十分多樣。下面介紹三道西葫蘆的家常做法,每一道菜肴都能充分展現西葫蘆的營養價值和美味特質。
一、西葫蘆炒肉絲
食材:西葫蘆1根,豬肉絲100克,鹽適量,蔥,姜,蒜適量,醬油、生抽、食用油適量
做法如下:
1. 西葫蘆洗凈後,切成細條,用少許鹽腌制5分鐘,殺出多餘水分。
2. 豬肉絲用少許鹽、醬油、胡椒粉腌製片刻。
3. 熱鍋冷油,放入蔥、姜、蒜炒香,加入腌制好的肉絲,快速翻炒至肉絲變色。將擠干水分的西葫蘆加入鍋中,大火翻炒2-3分鐘,調入生抽、鹽,翻炒均勻後即可出鍋。
這道菜做法簡單快捷,炒肉絲能為整道菜增加蛋白質攝入,而西葫蘆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促進腸胃消化,是一道非常適合日常食用的家常菜。
二、西葫蘆炒菌菇
食材:西葫蘆1根,白玉菇100克,蟹味菇100克,姜,蒜適量,鹽、生抽、蚝油,食用油適量
詳細做法:
1. 西葫蘆洗凈後切成小塊,白玉菇和蟹味菇去根,洗凈備用。
2. 所有食材放入開水中焯水1-2分鐘,撈出瀝干水分。
3. 熱鍋冷油,放入姜蒜炒香後,加入焯水後的菇類和西葫蘆,翻炒均勻。加入生抽、蚝油和少許鹽,繼續翻炒片刻,出鍋即可。
這道菜結合了三種食材的鮮美口感,西葫蘆清脆嫩滑,白玉菇和蟹味菇則帶有豐富的菌香味,兩者相輔相成,使整道菜味道更加鮮美。焯水的步驟保證了蔬菜的口感和營養,既去除了多餘的水分,又能縮短烹飪時間。此道菜肴富含膳食纖維和多種維生素,是一道健康又美味的素菜選擇。
三、西葫蘆煎餃
食材:西葫蘆1根,雞蛋2個,蝦皮適量,胡蘿蔔1根,餃子皮適量,鹽、生抽、蚝油、香油、食用油適量
詳細步驟:
1. 西葫蘆洗凈後切成小粒,用少許鹽腌制10分鐘,擠干水分。胡蘿蔔切碎,雞蛋打散炒熟,蝦皮清洗乾淨備用。
2. 將擠干水分的西葫蘆、炒好的雞蛋碎、蝦皮和胡蘿蔔碎混合在一起,加入鹽、生抽、蚝油、香油,攪拌均勻,調成菜餡。
3. 取一張餃子皮,將調好的菜餡放在中間,捏緊邊緣,包成餃子形狀;平底鍋中加少許油,放入包好的餃子,小火慢煎至兩面金黃,即可出鍋。
這道西葫蘆煎餃既保留了西葫蘆的鮮嫩清香,又融合了雞蛋的嫩滑和蝦皮的咸香,營養搭配十分均衡。煎餃外皮酥脆,內餡多汁,香氣撲鼻,口感豐富而不油膩。
西葫蘆作為十月應季的養生蔬菜,以其鮮嫩、低熱量、高營養的特點,成為了許多人餐桌上的首選食材。通過不同的烹飪方式,西葫蘆可以呈現出多種風味和口感,不論是搭配肉類,還是與菇類、雞蛋等食材同烹,均能展現出其獨特的營養價值。這個十月,吃一瓜,調理身體,讓我們在美食的享受中,收穫健康與愉悅。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