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宴請、聚會時選擇去酒店,不僅能省去自己準備飯菜的麻煩,還能享受到豐富多樣的美食。然而,作為酒店的經營者和大廚,他們在面對一些顧客點餐時,內心往往會感到一絲無奈。因為某些菜品雖然看起來豪華或經典,卻「又費事又不賺錢」,甚至讓酒店老闆和大廚都直呼「最煩」。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酒店老闆和大廚最不願意做的6道菜,以及為什麼它們讓人「頭疼」。
一. 糖醋鯉魚
糖醋鯉魚是一道經典的魯菜,色香味俱佳,尤其是酸甜的醬汁讓人回味無窮。表面酥脆的鯉魚肉,再搭配糖醋汁,口感層次豐富,深受顧客喜愛。可是,對大廚和酒店老闆來說,這道菜卻是他們的「噩夢」。
首先,鯉魚的處理非常複雜。魚要去鱗、開膛、去腮,並且還要精心打上刀花,使其形狀美觀,方便入味。接著,炸魚的過程對火候要求極高,稍不留神,魚肉就會過老或者散架,直接影響成品的口感和外觀。再加上糖醋汁的調製,也需要精準的比例,稍有偏差就會影響菜品的整體味道。這麼一套工序下來,耗時長且難度高,對於廚房的操作來說,費時又占用人力。
二. 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是魯菜中的傳統名菜,色澤紅亮、香氣四溢。它的獨特風味源於複雜的製作過程,尤其是那豐富的調料和九道工序,讓其成為廚師心中難度較高的一道菜。
首先,大腸的處理非常講究,需要經過多次的清洗和焯水,去除異味,再進行煨制,確保腸子軟爛。接著是調料的配比,包括糖、醋、醬油、料酒、花椒、大料等,這些調料必須經過反覆調整,才能達到最佳的味覺平衡。最後的炒制環節對火候的掌控也非常苛刻,稍微不注意就會導致大腸過硬或者味道不均勻。
三. 佛跳牆
佛跳牆是福建菜中的一道名菜,素有「席上珍品」之稱。其原料豐富,包含鮑魚、海參、魚翅、花菇等多種高級食材,再經過數小時的燉煮,味道濃郁,營養豐富。然而,正是因為這些高檔食材和繁複的製作工藝,讓佛跳牆成為一道讓酒店老闆頗為「頭疼」的菜肴。
首先,佛跳牆對原材料的要求極高,每種食材都需要精挑細選,而且價格昂貴。而製作佛跳牆還需要大量時間進行燉煮,從提前的備料、燉制到最後的成品,每個步驟都需要仔細掌控。因此,這道菜非常費時費力,對於後廚來說,不僅占用了大量的時間,還影響了其他菜品的準備。
四. 鍋包肉
鍋包肉是東北地區非常受歡迎的一道菜,外焦里嫩,酸甜適口。它不僅是東北人的心頭好,也漸漸成為全國各地餐桌上的常客。然而,這道看似簡單的菜卻讓許多大廚感到壓力重重。
鍋包肉的製作需要將肉片切得均勻,再裹上澱粉進行炸制。為了達到外皮酥脆、內里嫩滑的效果,火候和油溫的掌控至關重要。此外,炸制過程中使用的油量較大,而且油炸後還需要製作酸甜醬汁,讓肉片裹滿醬汁後立即上桌。這一系列步驟不僅考驗廚師的技術,還非常耗費油和時間。
五. 拔絲紅薯、山藥、蘋果等
拔絲菜是很多聚會和宴席上的壓軸甜品,像拔絲紅薯、山藥、蘋果等都備受歡迎。糖漿拉絲的視覺效果令人稱讚,吃起來也讓人倍感滿足。然而,這道菜卻讓大廚和酒店老闆頭疼不已。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製作拔絲菜需要將食材先炸至金黃,再將糖漿炒到合適的濃稠度,這個過程中糖漿的火候非常難以控制,稍有不慎糖就會變焦,影響口感。最後,還需要在短時間內將糖漿均勻裹在食材上,並迅速上桌,否則糖絲很快就會硬化,失去拔絲效果。這不僅對時間要求苛刻,而且需要高超的技術來把控火候和時間。
六. 泥鰍鑽豆腐
泥鰍鑽豆腐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菜肴,主要由泥鰍和豆腐兩種食材構成。泥鰍在鍋中遊動鑽進豆腐里,既是一種趣味表演,也是一道鮮美的菜品。然而,這道菜的製作難度讓很多大廚都望而卻步。
首先,泥鰍的選擇非常重要,必須是活的泥鰍,且在烹飪過程中需要掌控泥鰍的活動情況,確保它們能順利「鑽入」豆腐中。豆腐的選擇和處理也非常考究,不能太軟,也不能太硬,否則泥鰍無法鑽入。此外,泥鰍的烹飪時間和豆腐的燉煮時間需要精確匹配,否則會影響菜品的整體口感。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