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國軍總司令,建國後毛主席唯獨不接受他投降,連老蔣也想殺他

2024-10-13     影墨     7219

然而,何應欽卻邀請岡村寧次到家中吃飯,兩人相談甚歡。這場景就像是一出荒誕劇,一個中國將領和一個侵略者把酒言歡,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原來,何應欽和岡村寧次都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校友。在簽訂《塘沽協定》時,兩人就有過一面之緣。何應欽覺得岡村寧次並沒有傳言中那麼冷血殘忍,反而還有些通情達理。這種想法,顯示了何應欽對民族大義的漠視,也暴露了他對權力的痴迷。

但是,何應欽沒有看透的是,《塘沽協定》實際上默認了日本侵占中國東北三省和熱河的合法性,這無疑是助長了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何應欽的這種短視行為,為日後的抗日戰爭埋下了隱患。

他是國軍總司令,建國後毛主席唯獨不接受他投降,連老蔣也想殺他

從接受投降到放虎歸山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這個消息讓全中國沸騰,人們紛紛走上街頭慶祝勝利的到來。蔣介石發表了《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提出了"待人如己"與"要愛敵人"的觀點。這讓許多中國人民無法接受,畢竟日本在中國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

蔣介石委派何應欽代表自己全權接受日本的投降。何應欽抓住了蔣介石宣揚"以德報怨"的機會,想要救自己的老朋友岡村寧次。這種行為,在當時的中國人看來,簡直是對抗戰勝利的褻瀆。

他是國軍總司令,建國後毛主席唯獨不接受他投降,連老蔣也想殺他

**在受降儀式上,何應欽坐在上方,岡村寧次坐在下方。這場景就像是一出荒誕的戲劇,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角色似乎在瞬間顛倒。**何應欽在受降儀式上表現得十分友好,甚至還安慰日本軍官不要自殺。他宣布了蔣介石"以德報怨"的宣言,大意是要放了這些日本軍官。

這種行為,在當時的中國引起了巨大的爭議。許多人認為,這是對那些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英烈的不尊重,也是對那些遭受日本侵略的受害者的二次傷害。但何應欽似乎並不在意這些,他更關心的是如何利用這個機會來鞏固自己的權力。

他是國軍總司令,建國後毛主席唯獨不接受他投降,連老蔣也想殺他

從英雄到罪人

何應欽的所作所為引起了國內外的強烈反響。許多中國人民無法接受這種"以德報怨"的做法,認為這是對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和無辜百姓的褻瀆。在街頭巷尾,人們對何應欽的行為議論紛紛,有人甚至稱他為"漢奸"。

美國和蘇聯等盟國也對何應欽的行為表示不滿。他們認為,日本軍官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而不是被輕易放過。這種國際壓力,讓蔣介石感到十分為難。

**何應欽的行為就像是一把雙刃劍,一邊是他所謂的"仁慈",另一邊卻是對正義的背叛。**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也讓國民黨政府面臨巨大的壓力。

蔣介石也意識到了何應欽的行為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他開始逐漸疏遠何應欽,不再像以前那樣信任他。這種微妙的權力變化,預示著何應欽在國民黨內的地位開始動搖。

他是國軍總司令,建國後毛主席唯獨不接受他投降,連老蔣也想殺他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