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披荊斬棘的哥哥》開播,舞台表演未正式開始選擇棄賽,一大熱度再度襲來。
但這個節目更多是來自網友吐槽的差評口碑。
向佐採訪中坦言不喜歡參加綜藝,參加節目是為了把自己炒熱。
向佐還說電影《門前寶地》是底氣,當觀眾看見電影就會忘記綜藝表現。
影片中的演技確實把「無用」轉化為「抽象」。
連接之前在綜藝的演技表演,吳鎮宇將對向佐影片的表演打幾分引發熱議。
摸鼻樑的熱梗不只是網友,圈內人緊跟事實,沒等來吳鎮宇,等來其兒子吳費曼參與熱梗。
「看電影不要向左,向右,要向前看」。
緊隨網絡熱潮推動,之前的演技以及節目退賽果真被遺忘,口碑逆轉。
之前是「大佬的爸,強勢的媽,漂亮的媳婦和沒用的他!」
現在變成「抽象的他。」
換了兩個字 ,口碑和路人緣完全不一樣。
星二代兼具富二代身份,強大的資源背景可以走上一條無需處於輿論浪尖的路,過著富家公子的瀟灑生活。
向佐卻屢屢碰壁,屢屢接受吐槽,但越挫越勇,一份勇氣在不同觀眾之間逐漸累積新形象。
打開新格局,以鬆弛態度回應調侃,不是開不起玩笑,動不動要發律師函的嚴肅回復,收穫網友好感度加倍。
「向佐是唯一一個花錢逗我笑的富二代。」
網友在玩梗中逐漸以新視角看待向佐,評論區明顯看到網友好感度加深。
展現接地氣的一面贏得一波好評。
向佐曾說過:「我本身就挺嘚兒,挺2的。」
表示許多標籤讓大眾形成固有印象,直言是一個開得起玩笑的人。
《這是我的島》,楊迪貼臉開大,再度掀起「莫扎特」一幕表演,向佐默默在一旁忍笑。
向佐還跟許君聰一起合拍還原「莫扎特」表演短視頻。
參加《喜人奇妙夜》還自己玩鼻孔朝天的梗。
此前參加節目積累一波物料,把本人炒熱了,如今又憋了個大的,電影一出,果然是網絡熱潮。
這次,向佐算是找到自己的賽道了,真正拋開家庭標籤,成為「向佐」本人。
雖說是大部分人是參與熱梗,對能力方面依舊保持質疑。
但至少讓觀眾看到多面。
至少在目前看來,向佐接受點評,接受來自好評、差評的討論,態度誠懇,這份難得的態度得到認可。
圈內有些演員開不起玩笑,對一些適度玩梗表示不滿,旋即發博怒斥。
身為一名公眾人物,經受不起玩笑話的態度,既令粉絲寒心,又令路人粉沒好感。
向佐口碑逆轉,離不開接地氣的一面,不自持身份高傲、自大,融入群體,參與熱梗娛樂。
電影口碑、口碑不足,可流量轉換到演員身上,同樣是好反饋和回饋,流量在手,商業轉化完全不需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