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 志願軍—存亡之戰》票房一路高歌猛進,截至2024年10月7日,該片的票房達到了8億人民幣。
首映禮上的大合影,作為影片的製片人,陳紅也來了。
56歲的陳紅,醫美的痕跡雖然不明顯,不過也逃不過女人的遲暮。
72歲的陳凱歌,寶刀未老,大導演的風範依稀可見。
陳凱歌他的儒雅、深刻、中國文人書卷氣再度進入當下年輕人視野,「原來陳凱歌真的有底蘊。」
這是毋需質疑的,只是,我更想聊聊他身後的女人:陳紅。
陳紅之於陳凱歌,猶如施南生之於徐克。
她們是骨子裡有著傲氣的女人。
只不過,在陳紅的背面,又有著矛盾的一面,她是陳凱歌背後的「小女人」。
就如所有兢兢業業奮鬥的女性一樣,曾經的陳紅有一份自己的獨立事業。
時間拉回到八九十年代。
彼時的陳紅一出道,便以出眾的面容征服了所有觀眾。
當年有媒體稱她為「內地第一美」,圈內更有個說法:她上鏡,不用化妝。
90年代,陳紅的事業在兩岸三地處處開花。
1968年12月13日,陳紅出生於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父母均為高級知識分子。
外公 唐天際 更曾任湖南省軍區司令員, 外婆耿希賢 則曾擔任晉豫邊區游擊隊教育科科長。
陳紅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從小就顯示出了藝術天分,從小學開始就是學校的文藝骨幹,高中就讀於上饒市第一中學並擔任校學生會的文藝部長。
1986年,陳紅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青年藝術劇院工作。
1985年,年僅17歲還在上海戲劇學院就讀的陳紅參演了個人第一部影片《這裡有泉水》。
她在影片中飾演余多,從此正式開始了演藝生涯。
外貌是陳紅的天然優勢,她卻並未因此自恃,而是靠一個又一個角色與作品,讓觀眾記住了她。
內地有《紅樓夢》中的紫鵑、《三國演義》中的貂蟬。
台灣有《煙鎖重樓》中的柳吟翠、《水雲間》中的汪子璇,《幾度夕陽紅》中的楊曉彤,每一個都是經典的瓊女郎角色,大放異彩。
在香港還未回歸的時候,她與任賢齊、吳倩蓮合作了《神鵰俠侶》,還跟呂良偉、郭晉安在《原野》中對戲。
當年,陳紅在拍攝瓊瑤戲的時候,她就敢與瓊瑤決裂、干翻劇組潛規則,真扛刀颯姐。
剛開始,瓊瑤阿姨覺得,陳紅美則美矣,但眼角眉梢都是強勢,不適合做「白蓮花」般的女主。
於是,讓陳紅演了女主的丫鬟,還用土氣的劉海,遮住了她驚人的美貌,這讓陳紅很不爽。
第二年,陳紅與瓊瑤的第二次合作《梅花三弄之水雲間》,她飾演女二汪子璇,報復女主搶走了她心愛的男人馬景濤。
著名的台詞,「我不是來破壞你們的,我是來加入你們的」,就是出自這部劇。
這次拍攝,雙方都不太開心,瓊瑤覺得陳紅是「木美人」,不像其他的瓊瑤女郎,哭得那麼婉轉委婉。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陳紅也對自己沒有當上女主角,憤憤不平。
《梅花三弄之水雲間》播出後,爆紅全國,於是,陳紅和瓊瑤展開了第三次合作。
沒想到,瓊瑤竟然讓她在第三部劇里,演了個回憶人物,出場一小會兒就嗝屁的那種。
陳紅怒了,果斷甩了瓊瑤,宣布再也不演瓊瑤劇。
1998年,陳紅在《大明宮詞》里飾演太平公主,大氣的五官和華貴裝扮與角色相得益彰。
彼時而立之年的她,細膩精準地詮釋了人物內心的激情與仇怨交織,贏得了眾多觀眾的傾慕。
陳紅的演繹生涯此時達到了巔峰。
陳紅對自己擁 有強烈的自信,這種自信不是盲從,而是能真實地審視自己。
在參演了眾多影視劇之後,她很清醒地意識到,她的天賦不是演戲。
陳紅在2000年演完《春光燦爛豬八戒》的「嫦娥仙子」後,堅決從熒幕上隱退了。
後來,她遇到了意氣風發的陳凱歌。
自古以來,才子與佳人的相識過程總是相似的。
用陳紅的話來說,她曾經是仰視陳凱歌的:
「他很有才,我喜歡他的電影。人又高又帥,英文又好,我覺得是個很有魅力的人。那時候真的是有仰視的。他就是個移動的圖書館。他就是能永遠帶給你驚奇和驚喜。」
陳紅與陳凱歌,一個是中國影壇最有才華的導演之一,一個是中國熒幕第一美人。
他們的結合本應是一段佳話,卻因為當時中國最好的女主持倪萍,而被人議論紛紛。
一次陳凱歌老友聚會,陳紅也在,大家都喝多了,走出餐廳,陳凱歌好奇陳紅為什麼不怕自己,問了出來。
陳紅覺得好笑:
「我幹嗎要怕你,你是老虎還是豹子?你是人我也是人,我憑什麼要怕你啊?你有才華,你是大導演,我就需要怕你嗎?」
這種「鄙夷」令陳凱歌感到新鮮,經歷了太多盛名之下複雜、利益、慾望捆綁的感情,陳紅的清高是平和,何嘗不是單純。
1996年,陳紅在加拿大拍《紐約風暴》,陳凱歌飛去看她。
他向她求婚了。
陳紅以為是開玩笑,於是半開玩笑地回應:「好啊,可以結婚試試看,不行可以離婚啊。」
沒想到,陳凱歌卻非常認真地訴說心意:
「那不行,我已經離過兩次婚了,這一次是下了決心,一定要跟你過一輩子的。你要答應我,結了婚,就不允許離婚,這是我跟你結婚唯一的條件。」
兩個人的婚姻,遇到了相當大的外界阻力。
一來,陳凱歌比陳紅大14歲。
二來,陳凱歌有過兩次婚姻;再加上陳凱歌和倪萍的愛情長跑,眾所周知。
無論哪一條,都令陳紅頂著來自家人的巨大壓力,與媒體方面的道德譴責。
那段時間,外界幾乎同一口徑,陳凱歌是負心漢,陳紅是插足別人戀情的小三。
儘管陳凱歌和倪萍之間並沒有一紙婚約,但陳凱歌父親去世時,都是倪萍在背後主持局面。
坊間更有傳聞,陳紅當年之所以能擠走倪萍,不過是心機地用懷孕要挾。
但從時間線上來算,她和陳凱歌的次子陳飛宇生於2000年,哥哥陳雨昂據報道大兩歲,也就是1998年生,96年懷孕鬧片場的可能性其實並不大。
二十多年前的恩怨糾葛、前情往事,就用倪萍多年後的一段話作為總結吧:
「對於陳凱歌,我曾經走近過,但沒有走進。大家都應該尊重發生、尊重選擇。」
婚後陳紅逐漸淡出演藝圈,轉而做製片人。
在採訪中她道破心思,在她看來,做演員「看到的都是表面的東西」,做製片的感受「才是真正扎紮實實」。
2003年,陳凱歌拍攝《和你在一起》,陳紅的名字赫然出現在製片人一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不僅是她作為製片人的處女作,也是她與陳凱歌合作的開始。這部電影獲得了包括金雞獎在內的多個獎項。
2005年,陳紅擔任電影《無極》的製片人。
這部電影以其巨大的投資、特效和明星陣容而聞名,對陳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她不僅要管理龐大的預算,還要協調國際團隊和處理各種複雜的製作問題。
最終影片收穫不俗的口碑,也進一步證明了她在製片領域的才華。
《趙氏孤兒》、《搜索》、《妖貓傳》、《長津湖》和《長津湖之水門橋》等多部經典影片,製作人都有陳紅的名字。
不得不說,在陳凱歌的導演作品戰績里,陳紅是不可或缺的一筆。
陳紅也曾經袒露,做製片人,頭銜體面風光,實則四處磕頭化緣。湊錢、省錢、算錢、投資,張口閉口不離錢。
特別是在導演需求和現實困境之間,她作為製片既要解決問題,又要彌合關係,方方面面斡旋, 如此拼勁。
陳紅當製片,面面俱到,什麼都把控。
從劇組一天吃幾頓飯(待過劇組的人應該明白,劇組作息往往是分散且無序的),到招群演挨個給合作單位打電話談詳情,再到與政府、企業多方溝通。
看似簡單,其中細枝末節的事情,卻紛繁且勞心勞力。
拿《妖貓傳》舉例, 項目歷時六年,她就盯了六年。
陳凱歌對美術、場景要求很高,他要拍盛唐風貌,那必然就要在現代還原出一座唐城。
六年時間裡,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陳紅都要統攬。
等到2016年陳凱歌正式開拍的時候,一座他心中的唐城便真的出現在了眼前:「我等於提包入住。很難,但她就能成。」
他負責想像,她則負責實行實操、落成。
幾乎可以說,是陳紅八面玲瓏地處理著對外事宜,陳凱歌才可以安然地在象牙塔里,進行所有的詩意化的禪學嘗試。
她用煙火氣,保全了他的白衣勝雪。
以利己角度而言,陳紅做出的選擇無疑是令人惋惜的。
但是,「既然要和這樣一個人生活,那我就得要去捍衛這個家庭。」
當然,拿到合同可絕不僅僅是靠喝喝酒、聊聊天,需要耗費極大的心血,所以陳紅衰老得比較快。
大家都在感嘆神顏老去,陳凱歌還是浪漫地回應,「有皺紋好啊,皺紋是我倆愛情的見證。」
對於陳凱歌來說,陳紅就是他天造地設的另一半吧。
幾十年過去,偶有媒體報道陳紅,繞不開拿她被歲月浸 染的外貌,唱衰「美人遲暮」。
陳紅很坦誠,她接受自然法則的規律,更沒有選擇活在濾鏡之中,自認自己「不如從前美了,差遠了」。
可正所謂美人在骨不在皮,我覺得今天的陳紅作為兩個大男孩的媽媽,依然是驚艷的。
在今天大 女主的輿論中,有人為她不值得,我無法認同。
在職業賽道轉換上,她也逃不過目前國內的女演員年齡定律,選擇當製片人,不失以退為進。
當一名製片人,她早已鍛鍊出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戰略能力、格局眼光。
最重要的,相信這些年,她的心智也一直在成熟。
人生路上,她一直用心地在感知外界,完成獨屬於自己的那份成長。
表面上陳紅付出操勞,但實際的效果是,陳凱歌每一件事,都是她安排,而家裡每一分錢,都是她在管。
家裡誰更有話語權,更有位置,一目了然。
陳凱歌曾經說過,陳紅並不柔順,她所有的「小鳥依人」,其實都是自我思量 後的選擇。
曾經的陳紅總是「勁兒勁兒的」,她沒有鬆弛、慵懶、漫不經心。
她 始終提著一 口氣,正是因為這口氣,才能讓她闊別台前幾十年,一轉身還有自己的天下。
但是在經歷事業重新洗牌後,陳紅也變得越來越沉澱、充實。是她的命運里,一頁一頁,一筆一筆,自己寫的豐富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