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孝男醒悟要求和弟AA養母老,偏心母親:你弟月薪才5000,憑啥A

2022-05-19

01

人們常說「做父母的有哪個不偏心」,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總會在幾個孩子裡有一個最喜歡的。

但有些父母不懂得分寸,不光感情偏了,物質上也偏心,把所有的好處都用在自己喜歡的孩子身上,甚至不惜「剝削」其他孩子。

有句話說得好:

聰明的父母,讓子孫團結和睦,世代福氣綿長;愚蠢的父母,往往只計較眼前的利益,落得個晚年淒涼,膝下無人的境地。

被偏愛的,容易變成白眼狼,受壓榨的,早晚有一天會展翅高飛。別以為父母能夠控制孩子的一生,孩子被欺壓久了,終究是能學會反抗的。

就像小高(化名)的故事一樣,不論多麼老實愚孝的孩子,終究有醒悟的那一天。

02

小高有一個弟弟,一家人也算和睦,他從未想過有一天,母親會嫌棄自己、偏心弟弟,但那一天毫無預兆地來了。

弟弟家生了個男娃。

從這時起,母親看弟弟的眼神都和看小高不一樣了,見到孫子就滿臉堆笑,看見孫女就不耐煩。母親還經常把好吃的好玩的留給孫子,沒有孫女的份兒。

小高也曾聽說過,老一輩的人大多重男輕女,可沒想到母親能做到這種程度。

鬱悶之餘,他忽然意識到,如果自己也是個女孩,母親又會怎樣對待自己呢?他不敢再想下去了。

但是這個幻想,卻映照到了現實——母親開始頻繁向小高要錢。

小高月薪一萬五,以前經常被母親逢人就誇他有本事、有出息。等到女兒出生後,母親不再吹噓,反而常常嘆氣。現在弟弟家生了兒子,母親頻繁要錢,小高能想到這些錢的去向。

但他本分老實,念著母親的養育之恩,再加上他工資高,也就不去計較了。

妻子曾經反對過,小家庭因為錢的事情吵過架、摔過東西,妻子每次都說:「你要為自己閨女想想!你媽不心疼她,你也不疼她嗎?」女兒在一邊哭,小高很難過。

他不是不愛女兒,為了讓母親的偏心行為不影響女兒,他還讓女兒少去奶奶家裡,經常給女兒零花錢。

可是孝順母親和小家的幸福起衝突,作為一個出了名的孝子,小高也無能為力。他常常對妻子和女兒說:「那是我媽,辛辛苦苦把我們哥倆拉扯大,我媽一定是看弟弟家生活不容易,才這麼做的,她不會害我。」

很快,這樣自我安慰的想法被現實再一次打臉,母親加價了,動輒要1萬2萬。

小高雖然工資很高,但他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現在女兒上了小學,開銷猛增,身體長得也快,生活方面的支出一直在增加,夫妻倆賺的錢都花在了孩子身上,平時自己都捨不得買幾套衣服,哪能隨手拿幾萬塊的閒錢?

他不給,母親就鬧,數落他「有了媳婦兒忘了娘」,什麼難聽說什麼。

小高感到很失望,曾經那麼疼愛自己的母親,現在卻變成了這樣。但他仍然不願意與母親發生正面衝突,於是想找弟弟談一談,讓「得寵」的弟弟改變母親的想法。

小高帶著妻子和女兒,想以親戚串門的方式跟弟弟交心,畢竟是親兄弟,互相體諒也是應該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可是這一去,小高徹底心涼了。

踏入弟弟家,屋子的裝潢、地上胡亂扔著昂貴的模型玩具,這些都是自己女兒用不起的

小高強忍著不悅,仔細打量弟弟的家,參觀了他兒子的房間,越看越憤怒。這個小男孩的房間,不僅有投影儀、電腦、巨大的雙人床,甚至電腦前擺的椅子都是昂貴的人體工程椅,就連一般的成年人都不捨得買!

不光女兒不如人家兒子過得好,甚至小高和妻子都沒這小子活得滋潤。

這麼多年來,母親不斷向小高要的錢,小高總以為是買了好吃的、好玩的送給孫子,偏疼孫子也就算了。但現在看來,小高給母親所有的養老錢,恐怕都被她送給了弟弟。

小高知道,弟弟和弟媳的工作,根本負擔不起這麼高的開銷。他哪裡是在對母親盡孝?明明是在用自己的血汗錢供養弟弟一家!

看到這一切,小高的心態徹底崩了,他幡然醒悟,決定反擊。

小高和妻子商量,決定去找母親「談判」,他們的要求是:以後要和弟弟一起AA制養老,雙方必須出一樣的錢,而且不允許把這些錢用在別處,否則停止給錢。

母親聽後暴跳如雷,捶胸頓足大哭,指著小高的鼻子罵道:「你弟月薪才5000,憑啥A?你沒有良心啊!」。

母親心裡清楚,小高一定是發現了她把所有的錢都給了孫子,但她仍然執迷不悟,跟兒子吵鬧。被傷透了心的小高,這次再也沒有屈服於「孝子」的名聲,堅持自己的要求。

弟弟拿不到錢,這下反而要給母親錢,也開始算計母親。

他常常讓他的兒子過來撒嬌,向奶奶要錢買玩具,明里暗裡讓母親給錢。但是母親害怕自己徹底失去小高給的養老錢,不敢再給。

從那之後,被慣成白眼狼的弟弟,再也不帶著兒子上門來看母親了。

老母親機關算盡,疼愛了幾年的孫子,翻臉不認人,被傷了心的孫女也不待見她,但她也毫無辦法,只能自食苦果。

03

父母和孩子,本該是互相扶持的共同體,父母養育孩子,老了之後被孩子照顧,相輔相成,才能過好這一生。偏心和愚孝,只會帶來惡果。

一:愚孝,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在傳統觀念里,兒女常常被要求「不許忤逆父母」,這是一種壓制人性的做法,將父母的態度當作「聖旨」,兒女不能有任何意見。

可是父母並不是萬能的,他們也會因為老去而跟不上時代,做出錯誤的事。

兒女處處順著父母,實際上是害了父母,就像是現在人們常說的「捧殺」一樣,兒女一味地贊同、順從父母,只會讓父母老了之後與社會越來越脫節,變得閉塞,甚至失去正常的獨立生活能力。

再者,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父母一些偏心或自私的想法,無視了兒女的生活需求,兒女想要滿足父母的要求,只能犧牲自我。

短暫的犧牲還能忍受,長久的犧牲就會變成仇恨。

愚孝,從來不是真正的孝順,而是一種把親情當成消耗品不斷透支的孝順方式,一旦這份感情被透支幹凈,就只剩下對彼此的埋怨和恨意。

二:父母的偏心,是對子女最大的傷害。

當人們有了多種選擇時,總能選出一個最喜歡的,父母有多個孩子,也容易覺得自己更喜歡哪一個孩子,其餘的孩子就會被莫名嫌棄

實際上,這些孩子都沒有做錯什麼,每個人的天賦、特長都不一樣,人沒有高下之分

只不過某些優點,在父母的眼裡,對他們更加有利。比如「聽話」「孝順」,或是「性別」。父母一旦偏心,物質方面也自然就偏心,把大部分物質都用在喜歡的孩子身上。

更有甚者,偏心起來連一些感情安慰和陪伴,都不願意給看不上的孩子。

父母的偏心,更可怕的是「壓榨」,即便看不上某個孩子,卻依然指望著他們長大以後賺錢孝敬自己,父母不管他們的未來發展,不為他們的人生考慮,只惦記著他們的錢

不被偏愛的孩子,物質和情感都得不到,終有一天積攢的情緒會爆發。

他們或是離開這個令他們傷心的家庭,或是切斷與父母的聯繫,不再受父母的控制。畢竟人都是自由的,他們終究會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