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事情已經過去十多年,曾經的記憶顯得有些模糊,楊妞花只記得自己依稀叫「妞花」,父親叫楊新民。
可這些線索都太少了,她陸陸續續找了9年多,都沒有任何消息,後來,楊妞花看到抖音上有人發布尋親視頻,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楊妞花也將自己的信息傳了上去,
網際網路的力量是龐大的,很快,楊妞花的堂妹刷到了這條視頻,並幫她聯繫了姐姐桑英。時隔多年,兩姐妹終於又見面了。
在此之前,楊妞花曾想過無數次和家人見面的場景,她應該會在媽媽懷裡撒撒嬌,問問父親為什麼一直沒有找到她?她想問問這麼多年,父母想她了嗎?
可是這些場景再也不會出現,她被拐走後,從不喝酒的父親,整日喝得爛醉如泥,不過三年就因為胃出血過世了。
而慈祥的母親,瘋了。她經常半夜赤著腳跑出門,漫山遍野尋找著自己的妞花,也會在一家三口吃飯時,多擺上一副碗筷,因為她想讓妞花吃得飽飽的。
可旁邊根本沒有人。
父親去世了,年僅39歲,母親也走了,年僅32歲。
在楊妞花被拐走的第三個年頭,11歲的姐姐桑英成了孤兒。
楊妞花曾那麼期盼自己和家人重逢,不料父母早已經離世,變成山上兩座緊挨著的墳頭,連記憶中的房子,也因為年久失修,倒塌了。
13歲的楊妞花被迫出來打工,不曾想姐姐13歲時也出來打工,姐妹倆聰明伶俐,或許家庭並不富裕,但是父母疼愛,家庭幸福。
這一切卻因為楊妞花的被拐,戛然而止。
楊妞花發誓,一定要讓罪魁禍首付出代價,可是,她只記得那個女人叫余秀華,其他一無所知。
03
倔強的楊妞花並不氣餒,只要記得名字就好。
她先是輾轉找到了買賣她的中間人,可是人家不想惹麻煩,硬是不肯說出余秀華的下落。
楊妞花多次拜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幸好中間人良心未泯,將余秀華的落腳點告訴了她。
在楊妞花堅持不懈地努力下,警方終於立案調查,並將余秀華逮捕歸案。
審訊中,人們才發現,楊妞花並不是余秀華唯一拐賣的孩子,在那個信息不太發達的年代,余秀華前前後後販賣了十幾個孩子,甚至更多。
而她第一個賣掉的,竟然是自己的兒子。
她在外面以女性身份作偽裝,然後用糖果、零食等誘惑孩子,趁機將人迷暈帶走,然後又通過中間人以合適的價格賣掉。
余秀華選擇目標很仔細,她會選擇一些偏遠落後的地方,在她看來,這些疲於生計的父母,容易疏忽照顧孩子,更方便她下手。
對於拐騙來的孩子,余秀華也十分殘忍,稍不聽話就會拳打腳踢,有時候還會拿開水燙,喂安眠藥,甚至還會將孩子隨意遺棄。
余秀華的罪惡罄竹難書,可是狡猾的她卻拒不認罪,還將所有罪責都推到自己的丈夫和同夥身上。
即便到了法庭之上,余秀華也不肯多交代一個字,只有面對不利證據時,她才會高聲辯解,自己是被逼迫的。
有時面對辯無可辯的鐵證,余秀華乾脆宣稱自己出過車禍,已經完全失憶了。
余秀華的「惡」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庭審時,楊妞花就坐在庭上。期間,兩人的目光短暫接觸過,余秀華斜眯著雙目,眼中透露著二分惡毒三分狠辣。
「她可能後悔當初沒有殺了我。」楊妞花回應道,是她的一再堅持,才將余秀華送上了正義的審判席。
看著60多歲的余秀華,還能拿著紙流暢讀出自己的訴求,而她和姐姐卻連字都認不全。
「我不要道歉,我只想要嚴懲兇手。」這是包括楊妞花在內的所有受害者的心聲,他們需要一個公道。
幸好,正義雖遲但到,余秀華重審維持原判。
或許對於楊妞花和其他受害者家庭,這份遲來的判決,並不能彌補他們所受到的傷害,唯願歲月漫長,慢慢修復他們的心傷。
也希望那些被拐的孩子,早日找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