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當這種傷痛文學風格被過度濫用時,就會失去其原有的魅力和深度。角色們動不動就愛哭、哭得莫名其妙,這種過於誇張的情感表達方式,很容易讓觀眾感到矯情和虛假。而且,如果劇情本身缺乏深度和內涵,那麼這種風格就只會成為一種空洞的形式,無法真正觸動觀眾的心靈。
因此,我認為郭敬明在創作過程中應該適度把握傷痛文學的風格。他可以在保持其獨特風格的同時,更加注重劇情的實質內容和角色的內心世界。通過深入挖掘角色的情感和經歷,來展現出更加真實、深刻的青春故事。這樣,不僅能夠讓觀眾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角色的內心世界,也能夠讓作品更加具有深度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