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了一天的時間將《小巷人家》追平了。
看完《小巷人家》前13集,我感觸良多,心情複雜,從而寫下這篇文章。
一、氣憤
看《小巷人家》的時候,我首先代入的是黃玲,一個在婆婆生日時做了一大桌子菜還不能上桌吃飯的女人。
我看著她被公公婆婆刁難,看著她忙活了半天最後卻只能蹲在廚房吃不能上桌,我看著她微笑著安慰筱婷,笑容里卻滿是尷尬與心酸。
我看著莊老師欲言又止,看著他從掙扎到接受,看著他一次又一次忍讓,看著他讓黃玲受盡委屈。
我心中就像燃起了一股無名的怒火,無法抑制。
過日子,最怕的就是這種拎不清的男人,不能充當父母與妻子之間的調和劑,只能不斷地委屈妻子,「孝心外包」的同時還讓她受盡委屈。
你對他好言相勸,好話說盡,可他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全然不將你的話放在心上,還是一意孤行。
黃玲做的所有事都是為了他們這個小事,可這個家裡卻沒有一個人理解她,她一個人對抗莊家所有人。
二、悲哀
起初,我只覺得是莊老師要面子,窩囊,愛充老大,自己沒有這個條件也要將事情應下,為了面子打落牙齒活血吞。
可越看到後面,我才發現,在這個家庭受盡委屈的不只是黃玲,還有莊老師,他知道自己父母偏心,知道黃玲是為他好,可是他沒有辦法反抗。
這個沒辦法不是他自己不願意拒絕,而是他本能地無能為力,他做不到,根本不敢說「不」,即便是父母的不合理要求,他內心有不舒服,可他在短暫的掙扎過後還是會同意。
黃玲說的很對,這和莊家公婆對他的教育有關,莊家公婆偏心小兒子,每次都委屈他去體諒自己的小兒子。
只要他讓步退讓,他們就誇他,於是,他經常委屈自己去獲得這份誇張,這份稱讚,久而久之,他就默認只有這樣做才是對的。
是的,他就這樣被他們馴服了。
長此以往的心裡暗示,讓他在家裡遇到難處的時候,需要一個人作取捨的時候,需要一個人懂事的時候,他都會主動的成為那個懂事的人。
他委屈自己,為這個家裡付出,委屈小家,成全大家,他覺得委屈是對的,所以在成家以後,他還想委屈自己的孩子。
可歸根究底,他努力的奉獻自己,委屈自己只是為了獲得父母的認同,讓父母能夠關注自己,這其實也是一種缺愛的表現。
三、失望
或許是因為之前莊家公婆的那一招先斬後奏起了效,讓他們認為只要人到了這裡,那他們就抹不開面拒絕,所以他們再次在黃玲的雷點蹦迪了。
莊家公婆直接將鵬飛和樺林帶到了黃玲家,想逼著她接受鵬飛、振東和振北,上次的事讓他們嘗到了甜頭。
人都是這樣,專拿軟柿子捏,你退了,別人就會想要得寸進尺,可他們沒有想到,黃玲這一次有不能退的理由,那便是圖南。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莊家公婆說,讓黃玲夫婦帶著四個男孩子睡,讓筱婷跟著他們回去,按著老太太一貫的行為處事,筱婷去了他們那裡就是去當傭人了,肯定會被呼來喝去幹活。
黃玲為了兩個孩子,也不能將這件事情答應,於是她特意將圖南和筱婷留下,讓他們也旁聽一下家裡的事情。
黃玲當著圖南兄妹倆的面將自己這麼多年的委屈、不痛快全都說了出來,讓他們知道當年莊家公婆是怎麼苛待他們的,她是如何將莊老師的工資要回來的。
也想讓圖南兄妹倆知道平日裡光說好聽話的爺爺奶奶做的是些什麼事,她是如何度過那段日子的。
黃玲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讓他們知道她不讓鵬飛來住不是因為她冷漠無情,而是因為莊家的行事手段太過於噁心。
她希望孩子們理解,不要怨她,但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她做了這麼多,理解她的人只有她的女兒莊筱婷,她的兒子莊圖南還是在怨她。
看到莊圖南一而再,再而三說「我不會被弟弟們影響的時候」,我失望了,我不理解,明明黃玲這麼做是為了他的高考,是為了讓他安心考上大學,為什麼他還是會因為這件事怨她?
後來我明白了,其實他和莊老師是同一種人,當初,去廚房吃飯的不是他,需要去爺爺奶奶家住的也不是他,他只需要動動嘴就可以得一個懂事的名聲,他何樂而不為。
他沒有站在黃玲的立場上想過,不曾切身體會過黃玲的苦楚,因為他是一個既得利益者。
結語
看完《小巷人家》前13集,我感觸良多,心情複雜。
很久沒有看過如此貼近生活、接近現實的年代劇了,看得時候非常代入感,有人在看劇,有人在照鏡子,類似的橋段身邊太多了。
情節衝突非常有代表性,群像戲精彩,人物刻畫的也好,劇情細節值得人反覆回味,每一遍都有不一樣的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