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西北歲月》前兩集,我的感受唯有兩字:
感動。
主旋律革命題材,在故事框架上都大差不差,但,只有點開正片,觀眾才能切身感受到製作班底功力的不同。
在這部劇里,觀眾看到的不是一味歌頌苦難,而是每個人物心中無時無刻點燃的希望。
比如教育意識的覺醒。
習仲勛(吳磊飾)的父母是農民出身,雖然他考上了師範不需要學費,可生活費也是一筆錢,為了供孩子,他的父親賣掉了驢,自己來干所有重活。
得知這一消息,習仲勛當即表示自己可以不去上學,幫助父親分擔農活。
然而,他的父親(成泰燊飾)是這麼說的:
「這烏雲飄在天上,雨點早晚會落在頭上,你不去上學,這雨點啥時候能散嘛?」
直白的話,卻透著他父母教育孩子的智慧,也讓習仲勛後面的發展更加合理化。
如果說父親的話,是習仲勛成長的推波助瀾,那麼在獄中遇到的戰士,則是革命路上的第一次徹底覺醒。
「你還年輕,在這裡要學習的第一課,就是忍耐。」
「蟄伏,等待,嚴冬過去。」
也正是這位戰士,在牆上畫出了黨徽,是習仲勛的介紹人。
這一夜,漆黑的監獄誕生了一顆冉冉的新星,就連我看得都熱血沸騰。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戰士們在革命起義這件事上起了分歧。
有人幹勁十足,有人卻憂心忡忡。
在這時候,劉志丹(於和偉飾)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在革命最微弱的時候,要起義。」
「時機成熟,要起義;時機不成熟,也要想辦法起義。」
「起義最終勝利要起義,起義遇到挫折最終會失敗,還是要起義!」
情緒愈發飽滿高漲,原本持旁觀態度的戰士眼睛也亮了起來。
《西北歲月》看似是大男主的人物成長,實際卻是以小見大,將時代命運下英勇戰士們的犧牲串連在了一起。
內容非常豐富,轉折不生硬,氣氛渲染也極其到位。
我敢說,這部劇絕對會成為2024年好劇榜首。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