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獲獎名單公布,名單顯示,姜萍不在列。
據調查了解,姜萍的數學老師在預選賽中對其指導的學生提供幫助違反了預選賽關於「禁止與他人討論」的規則。
江蘇省漣水中等專業學校發布情況通報稱,其數學老師王某某因此被誡勉談話,取消其本年度評先評優資格。
這兩份通報,為姜萍的數學競賽事件畫上了一個句號;也為這幾個月來,圍繞姜萍而起的各種網絡紛爭畫上了句號。
姜萍究竟是何人,突然間被大眾賦予了「天才少女」的頭銜,是什麼將她推向風口浪尖,又把她從高處推下?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大的轟動?
01
時針撥回。今年6月13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公布決賽名單。
姜萍以93分的成績躋身全球排名第12位,入圍數學競賽決賽,是該比賽舉辦以來首位闖進決賽的中專在讀生,也是前30名里唯一的女生。
彼時,輿論對此一片沸騰,多家央媒也報道了姜萍的逆襲事跡,姜萍被冠以「天才少女」的稱號,其與數學老師王潤秋的師生情誼也被廣泛報道。
一時間,姜萍成了大家眼中的"傳奇人物"。
各種營銷號也開始行動了,把姜萍的經歷剪輯成視頻,配上煽情的音樂,簡直就是一部催淚大片。
農村出身,從小展現數學天賦,高考600多分卻因為家境貧寒上了中專,這劇情,誰看了不感動?大家都被這個故事深深吸引,紛紛為姜萍的「逆襲」鼓掌。
17歲,中專生,數學天才,這些詞湊一塊兒,是不是感覺有點不真實?
很快,就有人開始質疑:一個中專生,真能在全球性的數學競賽中取得這麼好的成績?這背後會不會有什麼貓膩?
02
質疑的聲音雖然不大,卻像一顆種子,在網絡上慢慢發芽。
有不少數學相關專業人士更是直言,「宣傳視頻中錯誤百出」,包括黑板上的數學公式的錯誤,以及姜萍自己書寫時的錯誤。
北大碩士趙斌甚至在朋友圈發文,表示自己有幾乎百分之百的信心認為姜萍就是作弊,並猜測是姜萍數學老師王某某在初賽中幫姜萍答題,然後以姜萍的名義提交試卷。
當然,有人質疑就有人支持,達摩院數學競賽的負責人印臥濤就多次公開支持姜萍沒有造假,為此還跟方舟子爭論過。
直到此次官方通報,這場曠日持久的真假保衛戰才水落石出。
好像還是第一次,全網都在等待一個數學競賽的結果。
這個結果嚴重難產,原計劃8月份公布,到9月份又延期,10月份還沒動靜,一直到11月總算在千呼萬喚中出來了:
姜萍在預選賽中作弊,她的指導老師給她提供了答案。
這反轉,簡直比電視劇還精彩!之前那些讚美姜萍的人,瞬間感覺被打了臉,輿論也迅速轉向,開始批評指責她。
風暴中心的姜萍,想必很不好過。
她肯定是有錯,參與了競賽作弊,也在視頻中表達自己的較強數學能力,蒙蔽了幾乎所有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儘管她確實有錯,但她也是被利用,引起這麼大的輿論風波,絕不是她一個人所導致的。
03
在大多數網友看來始作俑者,是姜萍的老師王潤秋。
他畢業於江蘇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非常喜愛數學,研究生畢業後考博卻沒成功。他經常參加一些大型競賽,爭取獲獎作為考博的加分項。
而阿里這個數學競賽,基本算開卷考,有很大作弊空間,王潤秋就指導姜萍參賽。
如果姜萍能獲獎,可以為王潤秋的工作加分,而且師生倆還能拿到獎金。
姜萍作為學生,傾向於聽老師的話。沒想到王潤秋在指導姜萍時,超常發揮,讓姜萍拿到了驚人的成績——預賽第十二名。
王潤秋肯定知道這個事有多誇張。當競賽方聯繫他,要大力宣傳時,他心裡本該是怕露餡的,應該是想拒絕的。
但是王老師沒有,他完完全全地配合了宣傳,不但自己出鏡,煞有其事地說自己怎麼培養了姜萍。
還給姜萍準備了板書、筆記、採訪話術。導致姜萍多次出現低級錯誤,比如把謝惠民「數學分析」說成「數學方面」;筆記里甚至把"ƶ̇=b」,抄成了「主=6」。
這種近乎實錘的錯誤,讓姜萍直接穿幫,並淪為笑柄。
王潤秋做法當然不對,但主辦方也確實考慮欠周,在沒有求證成績真實之前,就跑去姜萍學校拍了紀錄片,並大肆在網絡宣傳,這顯然也是欠妥的做法。
而正是這種隨意的造勢宣傳,主流媒體都下場助推了「天才少女姜萍」,引發了後面的連鎖反應。
最後全都掉坑了,尷尬了,沒法收場了。
現在回過頭來看,姜萍的「天才」光環,其實是一場人為製造的「造神」運動。
媒體為了流量,網友為了感動,共同把她捧上了神壇。而當真相揭露,"神"也就跌落凡塵,一切不過是一場鬧劇。
這可真是應了那句話:捧殺,比獵殺更可怕;造神,是毀神的開端。
我們太渴望看到奇蹟,太容易被「逆襲」的故事所打動,以至於忽略了背後的真相。
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讓我們容易被操控,被誤導。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要保持理性,別被煽情的故事沖昏頭腦,不要盲目追捧,也不要輕易評判。
以求真求實之心,看待已經出現或即將出現的「學習天才」,或許我們才不會重蹈姜萍事件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