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秋做法當然不對,但主辦方也確實考慮欠周,在沒有求證成績真實之前,就跑去姜萍學校拍了紀錄片,並大肆在網絡宣傳,這顯然也是欠妥的做法。
而正是這種隨意的造勢宣傳,主流媒體都下場助推了「天才少女姜萍」,引發了後面的連鎖反應。
最後全都掉坑了,尷尬了,沒法收場了。
現在回過頭來看,姜萍的「天才」光環,其實是一場人為製造的「造神」運動。
媒體為了流量,網友為了感動,共同把她捧上了神壇。而當真相揭露,"神"也就跌落凡塵,一切不過是一場鬧劇。
這可真是應了那句話:捧殺,比獵殺更可怕;造神,是毀神的開端。
我們太渴望看到奇蹟,太容易被「逆襲」的故事所打動,以至於忽略了背後的真相。
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讓我們容易被操控,被誤導。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要保持理性,別被煽情的故事沖昏頭腦,不要盲目追捧,也不要輕易評判。
以求真求實之心,看待已經出現或即將出現的「學習天才」,或許我們才不會重蹈姜萍事件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