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太妃是皇帝的生母,皇帝登基,按理來說她也應該母憑子貴,坐上太后之位,偏偏沒有如此,即便沒有太后,她也只能是太妃,趙太妃之所以會落得如此下場,只因為她德不配位。
「您對我有生養之恩,可是一國之母,必然是要以德配位,無可指摘。」
在皇帝眼裡,他不讓趙太妃成為太后,只因為她實在是不配。
趙沁茹出身世家大族,從小身嬌體貴,入宮後又做了跋扈寵妃,先帝為她摘星星摘月亮,唯一的意難平就是沒有把她扶上皇后之位。
趙沁茹一直覺得自己才會是最後的贏家,畢竟先皇后沒有兒子,她的兒子養在先皇后名下,實際上也的確如此,她的兒子如她所願登上九五至尊之位,此時的趙沁茹卻覺得自己輸得徹底。
皇帝被先皇后培養成了一種人,和趙沁茹完全不一樣,風光霽月、愛憎分明,即便趙沁茹是他的生母,他的態度也很奇怪,他對趙沁茹有禮貌和客氣,更多的卻是生疏。
從前寵冠六宮,也不過是天子之妾,現在母憑子貴,富貴潑天,卻終究只是個太妃。就連她生養的女兒,皇帝嫡親妹妹,也不過頂著一個天子寵愛的帝姬名頭,沒有享受一條哥哥的親昵對待。
這讓趙沁茹如何能不瘋?如何能不恨?
皇帝知道趙沁茹的秘密,清楚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多年前,先皇后病重,趙沁茹得到消息,知道先皇后大機率活不過那個冬天,當時在宮中趙沁茹最得寵,又兒女雙全,對於趙沁茹而言,成敗在此一舉,她想坐上後位,為此犧牲了不少無辜之人。
趙沁茹禮佛並不心誠,她是出於對自身利益尋求保佑的狂熱,她心誠的表現就是花錢建造皇家寺院,她有所求寄託於佛,此時趙沁茹遇到一個名為陶熒之人,且信到了癲狂的程度。
陶熒連續預測了幾件事都成真了,先皇后枯木逢春,熬過了那個冬天。因為大病一場,先皇后不再執著於生孩子,把趙沁茹的孩子養在自己身邊。趙沁茹的孩子雖然成為了儲君,但他名義上的母親,卻成了其他人。
陶熒欺騙趙沁茹,若是神女歸位,她的運數就會走上正途,趙沁茹雖然半信半疑,但到了關鍵時刻,也死馬當活馬醫,趙沁茹捨不得女兒,便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找了一個和端陽同一天出生的孩子,想讓她做端陽替身。陶熒本就是騙子,想帶大家一起去死,趙沁茹為了避免事情被發現,讓人關閉殿門,這件事成了永遠的秘密。
興善寺裡面的人化為焦土,外面該處置的趙沁茹也處置了,只有早慧少年天子知道一切,他看清了母親的心狠手辣,所以在登基後,即便給趙沁茹榮華富貴,也一直沒把她扶上太后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