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鍵的原因,是徐克獨特的審美,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他能將天馬行空完美地還原在螢幕之中,特效在宏大中又能見到細膩的情感色彩。
徐克既懂演員,能拍出明星最美的那一面,又懂觀眾,將厚重的歷史與絢爛的色彩相結合,化為帶領觀眾入戲的幫手。
這一點,從徐克之前的作品《青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等影片中都可窺見。
而影版《射鵰》的預告雖然只有半分鐘,可點開的那一剎那,熟悉的氣息就已經撲面而來了。
就這麼一個看不清人臉的畫面,卻仿佛將金庸的文字照搬到鏡頭裡。
一個招式超強力度,再加上旋風特效的配合,仿佛這位真的是武林高手一般。
或許是對徐克導演有比較厚重的濾鏡,就算是非常簡單的服化道,可呈現出來的高深莫測卻總讓人想反覆觀看。
簡簡單單的兩小段功法展現,其實完全可以預見其他武功絕學的特效水平。
在我看來,在炫技上把握得是恰到好處的,同時又能真的看到演員有些訓練痕跡。
沒有將更多關注點放在華而不實的服裝或背景上,應該能拍出古早武俠片的渾厚與真實。
就連影片名的「出場方式」都如此樸實無華。
幻燈片式上升顯現,與後面馬匹奔騰與草地擦出的煙相得益彰,漫無章法的大雁又與簡單的字體形成了對比。
接著,白雕的出場猝不及防,接著這種覆蓋式轉場的,是肖戰與莊達菲兩位主演的名字。
大氣磅礴的毛筆字,更是與整部影片生猛的格調相輔相成。
一切都是那麼合理,簡約卻又高級,30秒真的不夠看。
肖戰轉型關鍵之作,影圈又一位新星要誕生了?
果然小火靠捧,大火靠命。
肖戰能火到這種程度,我想真的是命中注定的。
明明當下大部分觀眾都對流量明星嗤之以鼻,同時肖戰又沒有真正的電影代表作,可偏偏首次與徐克導演合作,就能有如此大的陣仗,觀眾緣還真是一門玄學。
短短30秒的預告,肖戰的正臉鏡頭都沒有,可唯獨騎馬的背影,就是讓人下意識發現了肖戰的風度。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