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強勢的個性以及不顧家的行為留下極差印象,是被認為節目中存在問題最大的人。
大男子主義、爹味的標籤隨之而來,口誅筆伐的輿論一邊倒。
正當所有人以為楊子是婚姻中問題最大的人,沒想到隨著節目深入,另外一位「主角」出場。
生活中看不到任何問題的李行亮夫妻,越到後面反而暴露出掀起全網輿論漩渦的問題。
麥琳成為《再見愛人4》中的了熱門話題人物,在節目中的言行舉止遭到網友一致質疑。
節目中,麥琳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是想要得到關注的依賴性心理。
婚姻生活的細節曝光出來,麥琳對李行亮的依賴心理強,將李行亮視作精神以及生活支柱,但表達情感依賴的方式存在問題。
深究生活中的小細節,希翼在點滴生活中獲得關注,以此來填補心中對愛的需求。
比如,沒有衣服穿的時候她在抱怨,質問另一半,以此尋求關注。
自相矛盾的是,買回來的東西被以解決的方式賣出去。
以前後自相矛盾的行為來依賴以及尋求另一半的關心和愛。
在家庭生活中的小細節勤儉節約的方式遭到質疑,令許多人無法認同。
麥琳身為一名家庭主婦,為家庭和丈夫所作出犧牲,是最能引起大眾共鳴的身份。
在處理某些問題的特立獨行超出部分人能接受的合理範圍。
比如孩子穿得剛好的漢服被退回去這件事,同為父母的網友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對孩子的成長充滿擔憂。
情緒處理問題另一個觀眾無法認同的解決方式。
節目中,麥琳多次對達不到需求的反饋以外化形式輸出情緒。
利用哭泣的形式來宣洩心中的情緒。
或是對達不到要求的應激反應,或是對獲得關注的感性表露。
熏雞事件,在資金緊缺的情況下,麥琳提出買熏雞,與此同時還要獨買咖啡和奶皮。
眾人是在沒錢的前提進行合理分配支出,葛夕在麥琳提出要買東西時,多次強調了錢的問題,但還是滿足了麥琳的需求。
但事後被問到買熏雞的事,麥琳卻試圖否定提出買熏雞的事情,並對花錢買咖啡和奶皮的事一副輕描淡寫模樣。
前言不搭後語的不真誠表現,暴露不討喜的個性,不真誠的表現失去觀眾緣。
麥琳在許多事情上展現出擰巴的個性。
比如,生活還沒有過到需要省一個垃圾桶的程度,麥琳卻要沒苦硬吃。
渴望得到丈夫的溫暖,可當李行亮送東西的時候,麥琳又會打擊。
李行亮買貴的東西,麥琳會指責亂花錢,買了便宜的東西又覺得自己沒被重視。
為了哄麥琳開心,李行亮特意用積分換機票買一個青團,麥琳關注的卻是浪費錢的問題,而後又因為不是喜歡吃的口味質疑李行亮的愛。
麥琳的行為舉止遭到魔化,逐漸成為節目中問題最大的嘉賓,亦一躍成為該節目的話題人物。
從一開始的賢妻良母到後來的「奇女子」,麥琳既顛覆了觀眾的初印象,又肉眼可見成為六人組裡的「中心人物」,被網友稱為「奇女子」。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