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天天
編輯 |南楓
當內娛不再呈現當年的榮光,年輕演員似乎也少了以前百花爭艷的勁頭。
而演員的降級,當然也直接影響了影視劇行業的發展。
票房不佳、收視率低迷。
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業內人士總在討論是大眾的胃口被養刁了。
或許,真正的寒冬還在後面。
誠然,國產劇的歷史書卷中從不缺少爛片,但,在我看到《金庸武俠世界》的出現時,還是繃不住了。
又是金庸,又是《射鵰》,又是這幫資本家的「丑孩子」。
還是那一套「國產第一IP」的巨資論調,結果最後使大勁豆瓣評分將將及格。
事實上,到底及格與否,我想已經不用多說。
其實都已經當作重點項目,請來各位一線導演參與製作,卻依舊不達預期,本以為他們可以就此放棄了。
沒想到,金庸先生的又一部翻拍「雖遲但到」——
《新神鵰俠侶》獲得了發行許可,由50集變成了40集。
每一句都是讓金庸迷心梗的程度。
積壓6年,拍了50集最後整整10集一剪沒,再看看演員陣容,能被抬上來都有夠神奇的。
真不要怪我還沒上就潑冷水,實在是有點離譜——
當武俠變成純古偶,一切皆可「偶像劇」
《神鵰俠侶》也已經被翻拍過不少版本了。
口碑最高的,當然是古天樂與李若彤合作的95版《神鵰》,豆瓣評分破9,也是近30年來無人能超越的天花板。
畢竟是武俠題材,還是港娛更能拍出其中的韻味,那種質樸又生猛的感覺,也是內娛多年來想要復刻的。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