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我們每次聽到87版《紅樓夢》演員離世的消息,心裡像被重重擊中一樣沉重?是對演員和角色的感情太深,還是對逝去時光的不舍?鴛鴦的一生或許在紅樓中早有定數,但扮演她的鄭錚卻用自己的人生態度,為這個角色注入了更多的內涵。2023年11月20日,鄭錚因病醫治無效離世,終年61歲。
消息傳開,這位曾經的經典演員被無數友人和網友緬懷。而她豁達從容的態度、腳踏實地的藝術追求以及低調真切的生活,讓人不僅對她的離開感到遺憾,更引發了對生命和時間的一場深思。
鄭錚的名字,對許多人來說或許並不像其他一線明星那樣耳熟能詳,但她對藝術的真誠追求卻無人質疑。1987年,鄭錚通過扮演《紅樓夢》中的鴛鴦一角走進大眾視線,不施粉黛的清新面貌,再加上溫柔而聰慧的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鴛鴦這個角色,或許不是劇中最突出的人物,但鄭錚卻用細膩的演技,讓「忠貞而果敢」的形象在那一版的紅樓中獨樹一幟。
令人欽佩的是,告別螢屏的鄭錚並沒有讓自己的藝術生涯被時間衝散,她轉向話劇舞台,將絕大部分精力投身到更接近藝術本源的表演形式中。作為「火狐狸」劇社的社長,她參與並主導了多部舞台劇的表演與創作。在戲劇界的朋友眼中,她是一個對每個角色都追求極致的人,哪怕身體常常不適,她依然堅持排練。正是這種對藝術的堅守,讓她在業內贏得了「腳踏實地的表演藝術家」這樣名副其實的評價。
鄭錚的離開,似乎打開了另一個讓人無法釋懷的情感閘門。87版《紅樓夢》不僅僅是一部電視劇,更是許多人青春記憶的烙印。然而,如今的「紅樓夢中人」卻紛紛離去,留下的是一聲聲對經典逝去的嘆息。「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早逝、「劉姥姥」的沙玉華過世,如今「鴛鴦」也離我們而去,讓人不禁感嘆時光無情,經典也敵不過歲月的流轉。
每一個演員的離去,都仿佛在提醒我們,那個時代的美好逐漸被時間掩埋。可更多的人或許忽略了,在螢幕之外,這些演員的生活同樣精彩而真實。正如鄭錚扮演的鴛鴦一樣,她的生活雖未大刀闊斧地波瀾壯闊,卻也用點滴真情為世間注入了溫暖。或許,這才是經典之所以經久不衰的理由——不僅僅因戲中角色令人生愛,更是因為那些飾演角色的演員們,用生命演繹了生活本身。
說起鄭錚的日常生活,就得從她與丈夫的愛情說起。一位是低調的表演藝術家,一位是地理學家兼畫家,兩個人的生活雖不多見大紅大紫,卻透著一股讓人心之嚮往的平凡溫馨。就像柔風細雨,無需轟轟烈烈,但細品下去卻有濃濃滋味。
朋友說,兩人的婚姻更像是一場藝術碰撞。鄭錚從丈夫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中找到靈感,帶著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面對生活。而丈夫則在她的陪伴中,體會到了什麼是真正的安穩與溫暖。這種相互支撐的關係,仿佛是戲劇之外的另一場深情演出。然而,愛人離世的消息對這位深愛的丈夫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打擊,他在訃告中簡短卻深情的悼念,也讓人禁不住淚目。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生命的最後幾年,鄭錚漸漸淡出公眾視野,但她並未遠離熱愛的藝術。她當起了一位戲劇老師,在教室里溫暖謙遜地傳授表演知識,用行動詮釋了什麼叫「藝術的傳承」。在學生們的眼中,她是一個既嚴謹又充滿熱情的老師,總是以真誠動人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的疑問。一位曾經受教於她的學生感慨:「鄭老師讓我明白,表演不僅僅是技巧,更是對生活的熱愛。」
鄭錚一生的藝術追求也在這一點上得到了進一步升華。從舞台到教室,她的「最後一課」再一次凝結了她對戲劇的熱愛。即使生命的時鐘走入倒數,她依然選擇面對藝術、面對生命,毫不猶豫地燃燒自己。
在鄭錚的朋友圈裡,有多位影壇好朋友真切緬懷她的點點滴滴。尤其是87版《紅樓夢》中薛寶釵的扮演者張莉,她在鄭錚去世後發出的悼念重疊著濃烈的感傷,儘管有些內容引發了一場烏龍,但真誠的情誼盡顯其中。而扮演賈寶玉的歐陽奮強,更是直接回憶起了當年一起拍攝紅樓夢的時光,難掩悲慟。
同時,圈內許多朋友紛紛回憶,在鄭錚生病期間對她的加油打氣種種,字裡行間透出她的好人緣和人格魅力。人們惋惜她的離開,因為她不僅是一位出色的藝術家,還因真誠對待身邊朋友、學生和生活,成為大家心中溫暖的存在。
鄭錚的離世,對於關心她的人來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悲劇故事,但透過她的一生,我們折射出了自己對生命與藝術的全新思考。藝術的確能留存,而生命則難以久長。正如她在一生的職業與生活軌跡中展現的那樣,生命的每個階段,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傳遞美好和感動。
歲月無聲,經典會老。但正因如此,才更應該懷念那些用生命燃燒藝術的「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