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最強部隊被滅,緊要關頭,澤連斯基喊話,明年可能結束衝突

2024-11-27     昀澤     8284

烏軍最強部隊被滅,緊要關頭,澤連斯基喊話,明年可能結束衝突

圖為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

一旦美國進入特朗普時代,烏克蘭再想獲得類似武器就難了。反觀俄羅斯這邊,俄烏衝突打了快3年,但是其軍工產能一直很強勁,若是能夠在短時間內讓這批「榛樹」飛彈達到一定規模,就可以增加俄軍獲勝的籌碼。拋開飛彈這種遠距離打擊武器不談,烏軍在其他裝備,以及後勤補給上,也不如俄軍那麼順暢。因此,從後勤、武器裝備等可以直接轉化為戰力的要素上來說,烏軍出現潰敗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所以說,俄烏之間因為北約不斷援助,而被掩蓋國家體量上的差距,正在因為外部局勢的變化,開始被重新暴露出來。這種差距反映到前線,就是戰局呈現出對烏克蘭的不利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澤連斯基其實也很清楚烏克蘭現在的處境。比如在11月19日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網採訪的時候,他就表示,烏克蘭深知不可能憑藉武力恢復1991年的邊界,因為那樣只會浪費更多烏克蘭人的生命。

烏軍最強部隊被滅,緊要關頭,澤連斯基喊話,明年可能結束衝突

圖為澤連斯基與拜登

到了11月23日,澤連斯基更是做出了一個預測,那就是在2025年完全結束這場衝突。在說出這句話的同時,他還表示,這場衝突具體什麼時候結束,就要看俄羅斯想要什麼時候結束,要看美國的態度是否堅定,要全球「南方國家」與烏克蘭站在一起。

這幾句話充分反映了澤連斯基現在的些許悲觀態度,或者說從一開始他的態度就應該是消極的,因為,他從始至終都是在替西方「賣命」。或許他也嘗試過想要打敗俄羅斯,或者嘗試擺脫美國、歐洲等西方政治勢力的束縛。進而自行決定烏克蘭的命運,但客觀且現實的條件,註定了這樣做不會有任何結果。

烏軍最強部隊被滅,緊要關頭,澤連斯基喊話,明年可能結束衝突

圖為俄烏前線的烏克蘭士兵

在通往最終和談的道路上,他也確實需要做最後一搏,不論成功與否,他都需要這樣去做。儘管他或許已經決定犧牲一些東西,去保存更大的利益。但這依舊需要戰爭結果來決定。所以,俄烏衝突的最後結局,大機率是在一場全面的戰役之後,雙方才會真正走上談判桌。當然,這還需要保證的是,在這期間,西方與烏克蘭不狗急跳牆,讓局面不可收拾。

總而言之,在這場衝突超過1000天之後,我們看到了和談的希望。因為烏克蘭背後的最大支持者,出現了權力更迭,這就是我們以前經常說的,只要西方停止援助,烏克蘭立馬就會停戰。但事實顯然不會那麼容易,拜登政府還在掙扎,試圖把事情鬧大,給特朗普留下一個不可收拾的爛攤子。

另外,不論這場衝突最終以什麼方式結束。從未來的走向來看,歐洲內部一顆全新的釘子算是被美國埋下去了。利用俄烏衝突,美國至少干成了兩件事,一方面,讓俄羅斯的邊境多了一個「動亂之源」。另外一方面,讓俄羅斯和歐洲的關係愈發的對立,即便歐洲內部現在有一部分國家,可能依舊會和俄羅斯保持良好關係,但是俄歐矛盾的大勢已成,難以更改。

自然界有一個法則,叫作「破壞總比建設來得容易。」俄烏衝突,不僅破壞了烏克蘭邊境的和平,也動搖了歐洲的安寧,而這場衝突的後遺症,還未真正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