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無人機和造船業等領域,美國已經失去了曾經的領先地位,想要開發新型裝備卻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同時,F-35不僅僅是一架戰機,它更是軍工復合體利益的體現,具有重要政治意義。
美國不僅生產F-35供自身使用,還要利用它來牽制盟友。
在空戰中,裝備的先進性往往決定勝負,戰機之間的技術差距無法靠飛行員的技巧或數量來彌補。
2006年F-35首飛前,全球唯一的五代機是F-22,各國為提升自身空軍力量,紛紛尋求引進F-35,通過這款飛機為自己撐腰,甚至憑此成為地區強權。
例如,希臘和土耳其這對歷史宿敵,在賽普勒斯問題上矛盾不斷,而美國通過控制F-35的購買和交付權限,對這些國家施加影響,利用這款戰機平衡國際關係。
然而,隨著中國的殲-35和俄羅斯的蘇-57面世,F-35的戰略價值有所下降,各國有了更多選擇。
此外,無人機雖然發展迅速,但尚無法完全取代有人駕駛的戰機,即便如中國這般無人機技術先進,也仍在研發新一代隱形戰機。
所以,馬斯克這樣的吐槽,不排除主要在替自己的削減預算部門造勢。
但是,馬斯克對於未來趨勢的判斷還是有道理的,即AI和無人裝備將在未來戰爭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