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地鐵疑因釘子戶改線,花5億拆遷一半!

2024-11-28     影墨     2908

11月26日,武漢地鐵11號線疑因「釘子戶」改線的消息登上熱搜,引發廣泛討論。據了解,地鐵原計劃從陸景苑小區地下穿過,涉及124戶居民的拆遷。然而,由於少部分業主拒絕簽約,導致拆遷計劃擱淺,最終迫使線路調整。地鐵集團為此耗費5億元拆遷費用,僅完成部分拆遷,同時對未完成拆遷的樓棟進行修復工作。

武漢地鐵疑因釘子戶改線,花5億拆遷一半!

陸景苑小區共有16棟樓,涉及拆遷的包括1、2、3號樓共124戶居民。在拆遷補償方案啟動後,大多數業主陸續簽約並搬離,但仍有22戶未達成協議,成為拆遷停滯的主因。小區居民表示,這一拖延不僅嚴重影響生活環境,還對拆遷後的樓棟造成了破壞。

武漢地鐵疑因釘子戶改線,花5億拆遷一半!

其中,2棟和3棟樓在拆遷過程中只完成了一半,剩餘房屋因部分居民堅持拒簽未能拆除。地鐵集團不得不修改原有規劃,將線路調整至小區外圍平行穿過。施工負責人表示:「由於部分居民不同意拆遷,目前剩餘房屋正在修復和裝修,計劃重新投入使用,產權已歸地鐵集團所有,未來將整合資源進行經營使用。」

據了解,拆遷補償方案中不僅包含房屋市價,還核算了裝修損失和其他附著物價值,整體補償價格高於當時市場價。物業人員透露,當時小區房價每平方米約1.8萬至1.9萬元,拆遷補償價格達每平方米2.8萬至3萬元,每戶補償金額超過300萬元,商鋪更高達500萬元以上。

武漢地鐵疑因釘子戶改線,花5億拆遷一半!

即便如此,部分居民仍對拆遷條件存有爭議。居民李雲(化名)便是未簽約住戶之一,她的房子位於2棟。據她介紹,自己因拆遷補償問題與地鐵集團及相關部門展開多場訴訟,累計資料高達「一尺多厚」。李雲認為拆遷程序存在不合法之處,堅決不簽協議。

面對拆遷受阻的局面,地鐵集團選擇更改線路。與此同時,已拆遷的樓棟必須修復後重新利用。目前,2棟和3棟樓部分單元已被拆除,施工方正在修復破損外牆,增設窗戶和護欄,並對房屋進行裝飾裝修。雖然這些房屋產權已歸屬地鐵集團,但未簽約住戶依然保有合法產權。

武漢地鐵疑因釘子戶改線,花5億拆遷一半!

此次改線不僅耗費巨額拆遷成本,還增加了工程複雜性。根據規劃,地鐵線路從小區外圍穿過,雖然解決了短期問題,但更改線路對整體預算和施工周期的影響顯而易見。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