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著中,胡成一直以來都有恃無恐,他從不擔心寧悅怎麼看待自己,他很清楚,寧悅沒有和自己鬧的勇氣,更沒有和自己離婚的勇氣。胡成的各個「女朋友」一次又一次找寧悅,挑釁她,寧悅都忍了下來,而寧悅會如此能忍,和她母親失敗的婚姻息息相關。
寧父不是好丈夫,他是一名銷售,寧悅從小家庭條件就比別人的好,最後她父親鋃鐺入獄,不過因為父親的入獄,那個搖搖欲墜的家突然被粘合了起來。
寧母是中學老師,能幹且愛面子,家裡出事後她也丟了工作,憑藉優秀履歷去了私立學校當老師,寧悅也成功成為了一名「貴族學生」。寧母給寧悅灌輸的思想是,如果不是為了寧悅,她勢必會為丈夫討回公道,寧悅一定要好好學習,因為這是她欠父母的,從小到大,寧悅身上背負了太重的壓力,「欠」字已深深烙在了心裡。
寧父入獄,他所謂的「女朋友」早就消失不見,寧父出獄後,家裡一貧如洗,寧父一身傷病,只有滿腹牢騷,完全沒有任何可以貢獻給家裡的,對家庭沒有貢獻了,對感情也不忠誠,可即便如此,寧母也沒有提出離婚兩個字。
寧悅高考結束,她也懂一些事了,她知道母親多年來的艱辛,便提出讓母親離婚,寧母的反應卻出人意料。
「離婚就能比現在好啊?我是老師啊!出去了人家讓你教孩子,一說你離婚的,誰心裡不嘀咕點兒?你爸犯的錯再大,別人看我,那是不離不棄有情有義的好人。離了婚。不管他是什麼樣的男人,我就是那個不能共患難的白眼狼。你記住:這個社會,對女人 從來不公平。而婚姻,就像羽絨服,什麼時候脫下去,取決於外界的溫度,你的感情,從來不會排在第一位!」
寧悅也是從母親的話里明白了,愛情和婚姻不是一回事。婚姻的背後牽扯太多了,婚姻就像是海上航行的船,註定和船生死相依,而若是這船真的要沉了,那也必須得逃跑。
寧母的婚姻是失敗的,她為了面子和女兒隱忍,隱忍了一輩子,而寧悅和胡成的婚姻也是失敗的,不過寧悅在一次次的失望後,堅定了自己要逃離的決心,謀劃八年,順利從胡成這艘船上離開,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