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有一天,郝茗突然襲擊,得知此消息的郝有嘉、彭浩東慌張不已,一個乘電梯,一個跑樓梯,在郝茗進家門之前回來了,繼續扮演和諧共處的日常狀態。
然而,他們的奇怪行為引起郝茗的警覺,第六感的不安和敏銳感知讓她若有所思。
離婚的真相藏得了一時,藏不了一世,最大的內幕將是最後的「致命一擊」。
戲劇化的設定在於四個孩子全員離婚,終極大瓜在最看好的二女兒離婚之事 ,這點正是該劇跟其他都市劇的明顯區別。
乍一看,孩子全員離婚魔咒一般的劇情走向可能會有種狗血設定,但仔細探究卻不懸浮,反而符合實際現實出現的遭遇。
兩個遇到渣男、一個是財產問題、一個父妻三觀對抗,每對婚姻的結束設定走向貼近實際,拍出真實感。
從婚姻關係的破裂和家人之間的溫暖視角出發,婚姻中的爭吵和家庭的溫暖呵護展現出家的溫暖。
不論何時「家」都是溫暖的港灣在開場情節得到清晰呈現。
郝茗和羅福全看似在責怪女兒,可當知道女兒受委屈,怒斥渣男對女兒的過分,第一時間出手替女兒解決問題,可憐天下父母心。
羅雨婷在哥哥和姐姐的安慰下說出男友出軌的事,姐姐為之憤憤不平,哥哥親自出手,狠狠教訓渣男,為妹妹出了一口惡氣。
或許看起來,該劇的某些情節很熟悉,評論區很多人說看到過類似的情節,但能引起討論的劇情就不僅僅只是重複某些套路故事。
安建是執導導演,袁子彈是編劇,《安家》和《歡樂頌》的強強組合,自是另闢創新點,深入實際現實,引起大眾共鳴。
創作方向的切入點有所不同,表達手法有獨特、細膩的針對性。
在親情、愛情、友情的表達里,細膩的情感拍出中式家庭含蓄卻又真摯的情感。
沒有過分刻意的台詞講述「愛」,情節間卻有著無法忽視的溫暖,那份「情」在遇到困難時撫慰心靈,治療療傷。
劇情更專注在呈現一個人遭遇困境後家庭的作用,呈現家給一個人帶來的溫度和一個人需要的依靠。
節奏把控得好,故事線多但不會扭捏糾纏不清而拖沓,每個角色的故事線很乾脆,角色思想成熟、理智,婚姻不好過就都乾脆離婚,還給自己一個舒適日子。
東亞家庭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問題又以新的角度進行討論。
陳雪艷的人設目前是最引人討厭的角色,但從個性來看是一個耿直且有點嬌氣的婆婆,帶來的婆媳問題又是一個新的話題討論。
一群實力派上場,群像飽滿,跟角色貼臉,人物個性的豐富性增添群像大戲的張力,演員的穩定實力發揮,賦予人物生動形象,每個人身上富有生命力。
創作而言永無極限,同樣的題材能有多種表達方式 ,強調的重點議題會在不同的劇情中得到多個立場的答案。
現實主義題材將社會熱議議題推出來,從多層面探討生活困境,實際例子折射出普通大眾的現實,由此在反思和深入中尋求方案。
千古不變的家庭、情感,在新時代有著新環境的難點,智慧發散中,難題可解。
困境無處不在,溫暖依舊如此,不斷治癒,勇往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