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是竇父原配正妻,竇家一開始很多事都還要依靠趙家,就連竇父多年讀書打點,趙家也出了不少,趙氏是陪著竇父從低谷走過來的,可竇父進京趕考之後,身邊卻有了王映雪。
王映雪的父親被起復成為四品大員,王映雪在京城的時候,和竇父走到一起,兩人還有了孩子。趙氏嫁到竇家多年,只有一個女兒,在當時那個男子可以三妻四妾的年代,竇父納妾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妾室進門,無論如何都要得到趙氏點頭,況且竇父和王映雪在京城的時候就在一起了,回到竇家王映雪已經有了一個多月的身孕,這明顯就是不把趙氏放在眼裡。
王映雪身份特殊,她的父親起復之後位高權重,王映雪勢必不會無名無份進竇家,畢竟這樣一來,王家臉面上掛不住,再者竇家想要攀附王家,自然也不願意虧待了王映雪。王映雪和趙氏情同姐妹,趙氏和竇父青梅竹馬,被丈夫和好姐妹一起背叛,對趙氏的打擊可想而知。
竇父把自己的心分成了兩半,一半裝著王映雪,一半給了趙氏,可趙氏想要的是一份獨一無二的感情,她不能容忍丈夫心裡有其他人,看著竇父對王映雪的關心超過自己,看著竇父打了兩人相愛的見證玉蘭花,趙氏徹底死心了,她不想看著王映雪進門,最終選擇了了結自己。
竇父心中是有趙氏的,趙氏的死,激發了竇父心中最深的愧疚,他清楚是自己逼死趙氏的,趙氏去世,竇父愧疚萬分,他提出為趙氏守三年,或許一開始他的心裡是有王映雪,可趙氏的死橫在兩人之間,竇父看到王映雪就會想到死去的趙氏,對她又怎麼會一如往昔呢?趙氏去世,王映雪多年來也只有一個女兒,可竇父的愧疚也不過是愧疚罷了,遲來的深情對趙氏毫無作用。
趙氏用死,讓竇父記住了她一輩子,可她的死,卻讓王映雪堂而皇之的踏入竇家,成了竇父的繼室,她的女兒也成了名正言順的嫡女,反而是親生女兒竇昭,去了莊子上居住。若不是竇昭是重來一世之人,她恐怕還要在王映雪手下討生活,趙氏為了一個變心的男人付出自己的性命,實在是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