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刑警》是一部重案實錄刑偵大劇,由於和偉領銜主演,還有眾多實力演員。
時間來到2016年,清江爆炸案法院審理結束,秦川也兌現諾言,再一次回到了清江。
此時清江的爆炸現場,巨大的坑洞已經填埋,山間也新修了路,不再是一處偏僻的地方。
青山綠水,國泰民安。
秦川離開後的一年多時間裡,清江的地下賭場被清理,命案偵查也從全省倒數第一,提升到了第二。
可以說經過這一案,清江隊伍煥然一新,用楊雄的話說,現在的他們是真正的勇士。
然而壓在他們心頭的那塊大石頭「清江兩案」還在。
秦川對這個案子也是在意的,因為這個案子和當年他師父高建設的案子很像。
副所長齊煥生配槍被搶,死在了樓道里,不久之後邱志國行長全家遭遇滅門,被搶走了兩千元,和一些紀念幣。
秦川很觸動,也欣賞楊雄三人的堅持,但他也不再是當年的愣頭青了,做事情要有個由頭。
責任清晰,賞罰分明,才能把隊伍帶起來。
於是乎,他提議開展一次積案清理行動,不僅僅是「清江兩案」,還有其它。
當然,還是從「清江兩案」打響第一槍。
「清江兩案」的難點在哪裡,其實和爆炸案是一樣的,從定性開始就遇到了困難。
究竟是侵財還是報復,一直都有分歧。
如果是侵財,為什麼只搶了兩千元,之後也沒有再出來作案,如此窮凶極惡連殺五人,侵財應該像張克寒一樣。
但如果說是報復,副所長和行長根本不認識,也沒有任何交集,同樣是解釋不通。
這個案子很可能就和爆炸案是一樣的情況。
在爆炸案中,兩個兇手根本沒有想到爆炸現場的慘烈,所以發生之後嚇傻了,直接跑了,根本沒有進入現場。
這種情況是無法進行一般邏輯推斷的,也就無法定性,只能是依靠留在現場的證據線索。
而十六年前的檢測技術有限,很多東西都檢測不出有用的信息。
如今有了全新的檢測手段,但案子也過去了十六年,有些東西已經消失,所幸還有東西被一直妥善保存。
最關鍵的在三處,分別是樓道里的血腳印,四連指指紋,還有三個彈殼,兩顆子彈。
這十六年里,楊雄一伙人一直重點排查指紋還有腳印。四個手指都是斗型紋,這非常罕見,但就是比對不到。
去了全國很多地方都比對不到。加上血腳印的皮鞋制式也一直找不到廠家,所以一度有人覺得,兇手可能是從國外回來的,已經離開。
那麼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呢?還得是秦川出手。
這種案子沒有其它法子,就是抓著關鍵線索死磕,不斷地排查,如果沒有找到,那一定就是有漏掉的地方。
就像爆炸案中的鑰匙,一開始排查不到,後來發現還有貼牌。貼牌的還是排查不到,又發現還有游商賣。
再擴大到附近縣城排查。最後終於找到了賣出去的地方,一舉拿回監控,鎖定了犯罪嫌疑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個過程中不斷有人想放棄,是秦川堅持了下來。如果沒有堅持,那爆炸案就成了懸案。
那麼到底漏掉了哪裡的指紋呢?秦川想到了一種可能,那就是當年的作案者,會不會已經因為其它案子進去,所以在外邊摸排不到。
除了監獄服刑人員的指紋之外,還有沒有除了國外的其它可能?
秦川沒有在會上發表意見,還是把發言的機會留給了楊雄一伙人,要讓他們自己發現,這才是成長。
秦川發起積案清理的行動,其實也是為了幫各個地方的隊伍重新建立破案思路。
現在技術那麼進步,不再那麼依賴天才人員,或者是經驗豐富者,比拼的更多是韌性。
就像曹陽說的那樣,在這個時代不可能有,完全留不下任何生物痕跡,還有影像的極端現場。
只要有指紋或者說DNA之類的關鍵東西留下,就一定可以排查到真相,關鍵是要堅持,不要有走捷徑的心態。
當初在爆炸案上,第一輪第二輪摸排之後,有些人就有了畏難的心理,開始把目光放在老金身上。
還好當時被秦川及時喝止,這也是秦川罕見發火。堅持十六年不叫韌性,在一個關鍵線索上死磕到底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