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瀾是楊家庶子,從小在楊石氏膝下養大,楊石氏是防著他的,畢竟楊靜瀾的生母十分得寵,楊石氏也害怕楊家老爺把家業交到楊靜瀾手上。
楊石氏對楊靜瀾十分寵愛,她就是要把楊靜瀾寵成一個紈絝子弟,只有如此,他才不會和自己兒子爭奪家業,楊靜瀾知道楊石氏的用心,也願意讓她安心。
楊靜瀾無論犯下多大的錯,楊石氏都會包容他,就是讓楊靜瀾越來越無法無天,楊靜瀾聰明且驕傲,很早就知道自己和家中其他人不一樣。
楊家是織錦大戶,楊家兒郎自然也要學習織錦,楊四郎進錦房學習織錦的時候,楊靜瀾也想去,楊石氏不允許,楊靜瀾便撒潑打滾鬧了兩天兩夜,最後是楊父親自告訴他,庶子不能學習織錦,他沒有資格,從此之後,楊靜瀾便對這件事絕口不提,他知道楊石氏的底線什麼,他不碰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太驕傲了。
多年來,楊石氏對楊靜瀾寵是真的,防備也是真的。楊父去世以後,一直擔心楊靜瀾母子倆會遭罪,便把自己的一部分私產交到別人手中,讓他在自己過世之後交給楊靜瀾,這樣一來,也能保楊靜瀾後半輩子衣食無憂,這卻觸到了楊石氏的逆鱗。
楊家家大業大,楊老太爺給楊靜瀾的東西的確微不足道,可對於楊石氏而言,多年的怨恨全部傾瀉而出,楊老太爺活著的時候冷落自己二十幾年,如今去世了,依舊善待楊靜瀾母子,連一視同仁都做不到,這讓楊石氏如何能不恨,她三言兩語挑撥讓楊靜瀾母親了解自己,也和楊靜瀾撕破臉,楊靜瀾對楊石氏失望透頂,選擇離開楊家去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此時楊石氏才知道,自己有多依賴楊靜瀾。
楊石氏的幾個兒子,都從小學習織錦,在楊石氏失寵的時候,楊家大郎和二郎,都有了一定的年紀,自然也不可能時常圍著母親轉,楊老太爺早就不願踏入楊石氏的房門,楊老太爺寵了楊靜瀾母親二十年,楊靜瀾的存在彌補楊石氏十八年的空虛。
楊石氏內心深處是依賴這個兒子的,即便她養著楊靜瀾別有用心,可好歹是自己一手帶大的,怎麼會一點感情都沒有呢?她逼著季英英嫁到楊家,一是為了利益,另一方面何嘗不是想逼楊靜瀾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