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冬至,「5樣不上桌,福氣不進門」,不忘傳統,安康過冬

2024-12-20

冬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氣之一。民間有俗語云:「冬至大如年」,足以見得冬至在人們心中的重要性。這個時候,家人團聚,圍爐而坐,熱騰騰的飯菜不僅溫暖了身體,更寄託了對新一年健康和好運的祈願。

俗話說:「5樣不上桌,福氣不進門」。在冬至這一天,民間講究吃一些傳統且寓意吉祥的食物,用來驅寒保暖、滋養身體,同時也討個好彩頭。下面我們來了解這些美食的寓意,並推薦對應的食譜,讓家人在冬至時節吃得暖心又暖胃。

一、餃子:驅寒保暖,包住福氣

冬至吃餃子是許多地方的傳統習俗,尤其在北方更為流行。相傳,餃子源於醫聖張仲景「驅寒嬌耳湯」,用來治療凍傷的耳朵。餃子形似元寶,象徵著招財進寶,包住福氣,不讓福氣溜走。

推薦食譜:牛肉白菜餡餃子

材料:麵粉500克,牛肉餡300克,大白菜200克,蔥薑末適量,醬油2勺,鹽1勺,香油1勺,清水適量

1. 麵粉加適量清水,揉成光滑麵糰,醒30分鐘;牛肉餡加入醬油、蔥薑末、鹽和香油攪拌均勻,大白菜切碎,擠去多餘水分,加入適量的食用油,與牛肉餡拌勻。

2. 麵糰分成小劑子,擀成餃子皮,包入餡料,捏成餃子形;鍋中燒水,水開後下餃子,煮至餃子浮起,再加兩次冷水,煮熟撈出即可。

二、發糕:蒸蒸日上,吉祥如意

發糕象徵著「發」財、「發」福,蒸蒸日上。冬至時吃發糕,寓意在新的一年裡事業、生活紅紅火火,步步高升。

推薦食譜:南瓜紅棗發糕

材料:南瓜泥200克,麵粉300克,糯米粉100克,酵母5克,紅棗適量,白糖50克

1. 南瓜蒸熟,搗成泥,稍微放涼;將酵母溶解在溫水中,倒入南瓜泥中攪拌均勻,加入麵粉、糯米粉和白糖,揉成光滑麵糰,發酵至兩倍大。

2. 將麵糰放入模具中,表面擺上紅棗,冷水上鍋蒸35分鐘,關火後燜5分鐘即可。

三、冬至面:順暢安康,福壽綿長

冬至吃麵條象徵著順順利利、長命百歲。熱騰騰的麵條溫暖人心,讓人在寒冷的冬日裡感受到家的溫馨。

推薦食譜:羊肉湯麵

材料:麵條200克,羊肉片150克,蔥花、薑絲適量,高湯500毫升,鹽適量,香菜適量

1. 羊肉片焯水去腥。

2. 熱鍋加油,爆香蔥花和薑絲,倒入高湯煮開,放入羊肉片煮至熟透,調入鹽。另煮麵條至八分熟,撈入湯中,撒上香菜,盛出即可。

四、羊肉湯:暖身驅寒,補中益氣

冬至時喝羊肉湯有滋補禦寒的效果。羊肉性溫,能溫補陽氣,幫助身體抵禦寒冷,寓意新的一年身體健康、溫暖無憂。

推薦食譜:白蘿蔔羊肉湯

材料:羊肉500克,白蘿蔔300克,黑豆一把,薑片適量,料酒1勺,鹽適量,香蔥少許

1. 羊肉切塊,焯水去血沫,撈出備用;白蘿蔔去皮切塊,黑豆提前用清水浸泡6個小時。

2. 鍋中加清水,放入羊肉、黑豆和薑片,大火煮開後,撇除浮沫,轉小火燉1小時,加入白蘿蔔,繼續燉30分鐘,加鹽調味,出鍋後撒上香蔥即可。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五、餛飩:團圓美滿,包羅萬象

餛飩形狀飽滿,有「包羅萬象」之意,象徵家庭團圓、美滿幸福。在冬至這天,熱氣騰騰的餛飩不僅暖胃,也暖了心。

推薦食譜:韭菜豬肉蝦仁餛飩

材料:餛飩皮200克,豬肉餡150克,鮮蝦仁100克,韭菜100克,鹽、醬油、食用油、香油適量,蔥薑末、紫菜、蝦皮適量。

1. 豬肉餡加鹽、醬油、蔥薑末、香油拌勻;蝦仁切小段,韭菜切碎,加入適量的食用油,和肉餡拌勻。

2. 餛飩皮包入餡料,捏成餛飩形狀,水燒開後下餛飩,煮至餛飩浮起即可撈出。可配清湯或雞湯,加紫菜、蝦皮一起做湯食用。

冬至這一天,家人團聚,桌上擺上餃子、發糕、冬至面、羊肉湯和餛飩,不僅品味傳統美食,更寄託著對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富貴的祝願。不忘傳統,守護美好,讓這個冬天溫暖而祥和,讓福氣伴隨家人每一天。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相关文章

  • 茄汁豆腐
  • 12種麵條的家常做法,簡單易學半月不重樣!
  • 紋路清晰卷不裂❗️好看又好吃的虎皮蛋糕卷❗️
  • 紋路清晰卷不裂❗️好看又好吃的虎皮蛋糕卷❗️
  • 茄汁豆腐
  • 12種麵條的家常做法,簡單易學半月不重樣!
  • 絲瓜最好吃的做法
  • 百香果檸檬蜂蜜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