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被稱為「數九寒天」的開端。從冬至起,便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階段,人們常說「冬至交九,寒氣逼人」。隨著天氣漸冷,養生保健顯得尤為重要,古人流傳下來的「冬至養生」經驗告訴我們:1要躲,2不碰,吃3樣,忌2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冬至的飲食養生之道。
1要躲:躲寒
冬至開始,寒冷的天氣成為健康的最大敵人。保暖是冬季養生的頭等大事,尤其是頭部、腹部和腳部的保暖。出門時要戴好帽子圍巾,避免冷風直吹;室內注意保持溫暖,夜晚可用熱水泡腳,幫助驅寒暖身。對於體質虛弱或有慢性疾病的人,寒冷環境可能誘發病症,因此更需要「躲寒」,保護身體免受冷空氣的侵害。
2不碰:冷飲、咖啡或濃茶
冬季寒氣本就較重,飲用冷飲容易加重身體的寒性,影響胃腸功能;而咖啡和濃茶中的咖啡因會刺激神經系統,增加心臟負擔,還可能導致失眠。取而代之,可以選擇溫熱的養生飲品,如紅棗桂圓茶、姜棗水,不僅驅寒暖身,還能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
吃3樣:蘿蔔、羊肉、鴨肉
1.蘿蔔: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冬至後,白蘿蔔是養生的好選擇。它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能促進消化、增強免疫力,同時有助於化痰止咳,適合冬季食用。
2.羊肉:羊肉性溫,滋補效果顯著,是冬季驅寒的佳品。它能溫中補氣,增強抵抗力,尤其適合手腳冰涼或氣虛體弱的人。
3.鴨肉:鴨肉性平偏涼,但通過與溫熱的食材搭配燉煮,可以達到清補效果。鴨肉富含優質蛋白,有滋陰養胃、潤肺補血的作用,是冬季不可錯過的美味食材。
忌2事:熬夜和不運動
1. 熬夜:冬季天寒,人體更需要充足的睡眠來恢復陽氣。熬夜會損傷體內正氣,導致免疫力下降。因此,建議儘量早睡早起,順應冬季養生的作息規律。
2. 不運動:雖然冬天寒冷,但適度運動有助於增強體質和抵抗力。每天堅持進行適合自己的運動,如快走、瑜伽或太極,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避免「冬天囤肉」。
推薦食譜一:白蘿蔔羊肉湯
食材:羊肉:500克,白蘿蔔:300克,生薑:3片,料酒:適量,鹽:適量,枸杞:少許
步驟如下:
1. 羊肉切塊,用冷水浸泡1小時,去除血水,鍋中加冷水,放入羊肉塊,加入料酒焯水,撈出備用生薑切片,白蘿蔔去皮切塊。
2. 鍋中重新加水,放入焯好的羊肉和薑片,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煮1小時,加入白蘿蔔塊,繼續燉煮30分鐘,至蘿蔔軟爛,加鹽調味,最後撒上少許枸杞裝飾,即可出鍋。
這道湯鮮美濃郁,滋補又驅寒,是冬季餐桌上的經典佳肴。
推薦食譜二:紅燒鴨肉燉腐竹
食材:鴨肉:500克,腐竹:200克,生薑:3片,蒜頭:3瓣,生抽:2勺,老抽:1勺,冰糖:少許,料酒:適量,鹽:適量
步驟如下:
1. 鴨肉洗凈切塊,用冷水浸泡去除血水。腐竹提前用溫水泡發,切段備用。鍋中加冷水,放入鴨肉塊和料酒焯水,撈出瀝干。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2. 熱鍋加少許油,放入薑片和蒜瓣爆香,加入鴨肉塊翻炒至表面微黃,加入生抽、老抽、料酒調味,翻炒均勻後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加冰糖,燉煮40分鐘。
3. 放入泡發的腐竹,繼續燉煮15分鐘,至腐竹吸足湯汁,出鍋前加鹽調味,即可享用。
這道菜色澤紅亮,味道醇厚,腐竹的嫩滑與鴨肉的鮮香完美結合,讓人食慾大增。
冬至養生,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也是對自身健康的關愛。在寒冷的冬季,不妨記住「1要躲,2不碰,吃3樣,忌2事」,讓養生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用白蘿蔔羊肉湯和紅燒鴨肉燉腐竹,為自己和家人帶來溫暖與健康,共同度過一個溫馨的冬天。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