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香港動作電影產出一批經典大片,上演一段段熱血正反派決戰。
撐起香港電影紅極一時關鍵人物正是一批具有真實力的武打巨星,他們用真功夫打開功夫片市場,也讓一個時代留下多部佳作,他們的成功事跡還在影響中國影業發展。
甄子丹是他們中的一員,一輩子堅持用實際行動為中國武術和內娛影視作出貢獻。
甄子丹的中國功夫讓全世界看到傳統武術的震懾力,撐起香港電影一片天。
2008年,功夫電影《葉問》響徹國內外,甄子丹的演藝生涯步入正軌。
此後多年,甄子丹陸續參演多部作品,動作設計獲得金像獎和金馬獎。
40年過去,甄子丹還在為香港電影的未來發展努力。
此前,甄子丹以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身份參加《兩會》,呼籲國家政策引導,促進動作類電影產業發展。
甄子丹表示現在的中國動作電影越來越少,事實上現實情況確實如此,動作片不僅變少了,質量也大不如前。
他認為動作片比較容易感染觀眾,對宣傳電影本身具有很大的效果。
前腳呼籲對動作電影市場關注,後腳甄子丹以身作則,親自操刀新作。
今年,甄子丹以新片《誤判》走進大眾視野。
甄子丹的演員身份眾所周知,但導演身份知道的人少之又少,這部新電影是甄子丹自導自演的新作,雙重身份融合多年的經驗,創出不俗口碑。
《誤判》香港首日上映以189.5萬港幣單日票房榜冠軍5天蟬聯單日票房榜冠軍,累計總票房744.1萬港幣。
目前內地點映票房突破一億,超出預期。
口碑和票房數據令不少人對上映有期待。
電影講述「誤判」,劇情根據香港一個真實事件改編,匯聚香港多位熟人明星。
根據真實事件切入,引起人們對司法和刑事體系的運作程序關注,宣傳法律知識。
為達到影視呈現效果,加入不少動作場景,增添情節緊張、刺激效果。
打戲動作是甄子丹的強項,儘管現在的甄子丹已年過六十,但只要置身於專業片場,遊刃有餘。
甄子丹在其中的表演被稱最亮眼部分,武戲與文戲相結合。
甄子丹飾演的霍子豪是警察改行成檢控官,一個看似簡單實則複雜的案件將他帶入打破謎底,追求真相道路。
單看香港律政法庭口舌之爭辯論已是港圈近年來屢見不鮮的故事,以此作為重點議題顯然落了「俗套」。
但該電影不一樣。
哪裡不一樣?
有法庭戲份,但電影核心議題不是事件本身,是以事件揭開法律灰色地帶,維護正義的主旨。
每條法律都絕對是正義化身?
這部電影給出的答案:不一定。
電影中陪審團制度為先的法律,只需按流程辦事,事實真相被忽略,負責執行這套法規的人只按照程序走完流程即可,其餘的「現實情況」「真相」不在他們的考慮流程範圍內。
霍子豪曾是一名警察,他後來的身份是一名檢控官,但不意味著他昧著良心接受新身份的全部。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發現案件另有玄機,霍子豪開啟探尋真相之路,與非正義幫派展開鬥智斗勇。
守護正義是一個亘古不變的話題,它們以不同的方式上演,但本質上核心表達都是對「正義」堅守,持之以恆為需要的人發聲。
一改往常「廢話少說,不服來戰」的印象,甄子丹的文戲部分帶來不一樣的感覺。角色有理說不清的無奈感折射出對法律程序和人性複雜的失望和痛苦。
霍子豪在痛苦中掙扎揭開真相,繼續探索為小人物發聲,讓事實真相開城公布,壞人獲懲罰。
敢於直面司法話題,該電影的立意夠大膽,揭開司法漏洞,灰色地帶的違法鑽空子終究為之付出代價。
霍子豪身份的變化不突兀,文戲上的檢控官有理有據,據理力爭公平正義,武戲部分一招一式行雲流水。
甄子丹的武打戲一向以「准」「狠」出名,對鏡頭前真功夫呈現格外嚴謹。
影片中每個打戲環節精心設計,動作呈現展現出跌宕起伏正義和邪惡對抗過程。
電源開場的槍戰畫面,第一視角運鏡效果拉滿緊張氛圍,一腳踹開大門,手槍不斷擊打目標,槍林彈雨中火花四濺,場面驚心動魄。
近身格鬥加入到槍戰,先是一槍又一槍大亂敵人陣腳,等到逼近目標,劈空一個掃腿 ,雙管齊下奪取上峰。
特別的運鏡效果增加槍戰場面和動作,場面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激烈也是最考驗功夫底子的場景是地鐵大戰。
地鐵狹小空間內,雙方對打,迎戰或者躲戰,允許發揮空間不大,演員打起來有挑戰難度,攝像頭要在其中精準捕捉到有效鏡頭,並且考慮到觀眾視角效果呈現,每個鏡頭包含的空間和動作需要準確合理,難度再加倍。
但流動的呈現有拳拳到肉效果,狠勁、痛感是肉眼能看到的,一個飛踢,雙手揮動拳頭有一種比地鐵的鋼鐵材質更硬既視感,由內而外散發的狠戾張力足,人物信念和演技爆發力強。
關鍵是運鏡方式跟演員出拳腳的動作要領完美融合,亂中有序的打法,突出演員功底紮實。
縱向延伸和橫向擴張讓地鐵的狹小面積放大視角空間,打鬥場景的擴張輔助武力張力擴張,營造出強烈的緊迫窒息感。
甄子丹出身武術世家,自幼隨母習武,練就一身本領,親自上場「真打」的效果一目了然,增添整部片子真實性。
出生世家,甄子丹很早之前就接觸到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等家戶喻曉的功夫巨星,對後來的演藝生涯產生重要影響。
成龍一打打到老,現在的花甲高齡,卻不能阻止他依舊活躍影視圈,作品中的動作戲份到位,只可惜年歲似乎帶走少年的意氣風發,多年積累的紮實功底隨年紀越來越大沒能充分發揮。
近些年成龍硬扛年紀上演多部新作,但爛片的口碑屢遭吐槽,觀眾不禁惋惜:屬於成龍的功夫時代成為過去是不爭的事實。
知名的功夫巨星里有不少人著力培養新人,開設大小武班,專門成立自家學派功夫。
成龍、吳京、釋小龍等當前活躍的功武演員,旗下家班參與多個作品創作,戰績可查。
出生武術世家的甄子丹甄的真功夫自然也不能失傳,甄家班於2005年成型,參與創作作品多,涵蓋國際作品,業務範圍廣。
看到如今功夫片蕭條的市場現狀,才明白這些功夫巨星的良苦用心。
老一輩的巨星一個個闖蕩演藝圈多年,創造經典佳作,為傳統武術文化源遠流長,真刀真槍上場。
長年累月積累一身傷,年齡又催促進入花甲之年,重大打江山的希望只能寄託於後一代。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只有不斷培養新人,造就新時代之才,才能為市場注入新鮮血液,激活功夫片再度遍地開花。
甄子丹61歲還在堅持站在一線,既是對武術專業的熱愛,也是在喚醒新一代人重拾信心,繼續對動作片投入創作。
《葉問》是甄子丹最成功的代表作,也是觀眾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一共有四部。
第一部講述葉問在佛山與日本將軍三浦的生死決戰,葉問在佛山單槍匹馬,以一敵百,一套詠春拳讓敵人聞風喪膽。
《葉問2:宗師傳奇》講述了葉問攜家眷逃到香港後的故事。
《葉問3》是困境中自強不息,《葉問4》是開館授武。
《葉問》是甄子丹的成名代表作,一套詠春拳打得國際問名,葉問的經典手勢和葉問蹲在這幾年多次興起經典回顧。
葉問貫穿甄子丹一生,甄子丹也在用一生繼承弘揚詠春拳。
2019年,甄子丹電影《葉問4》現場就透露,《葉問4》或許是他的最後一部武打片,以後不再拍功夫片。
甄子丹的師傅袁和平很是感慨:「我覺得他再不拍功夫片,我覺得是有點可惜啦」。
不過,甄子丹後來解釋,不拍功夫片並不表示不拍動作片。
功夫巨星隨時間消逝逐漸退出舞台中央,必然需要更多人再次登上舞台中央,填補功夫片的創作。
現在,甄子丹還在努力呼籲對中國功夫片的重視,這種重視是拚命了要呈現最能打動人心,影響更多人的用心創作。
在被問到拍攝《誤判》時是否受傷,甄子丹講述跟喻亢一場地鐵對手戲,喻亢需要將他翻起來,但因為失誤,中途手鬆了,甄子丹頭沖地,響起骨頭斷裂的聲音,經過檢查發現沒大礙,這才放心。
甄子丹對戲份要求嚴格,對「真打」的動作認真嚴謹,但畢竟年紀在那,半點差錯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後果。
在功夫片輝煌時期,功夫巨星各個「金鐘罩鐵布衫」的武術本領令觀眾折服不已。
現在的動作片講究技巧,反而失去真實感,動作效果也沒達到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