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這句話似乎給出了答案。財富,最終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精神的傳承,是「道德」上的積澱。而這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家族的教育。古代的「耕讀傳家」理念,強調的是家庭文化的持續性,而不僅僅是財富的傳遞。那時的大家族,往往注重對後代的道德培養,家中沒有顯赫的地位,但卻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哪怕這些家族中沒有多少財富,但因為有家風、家教,家族的子孫往往能從容面對生活的挑戰,而不會因為短期的財富而迷失自己。
你看,曾經的王侯將相,很多人家道中落,除了「財富」的問題,更多是「家風」的斷裂。而富貴之家最致命的缺點,往往在於第三代缺乏「根基」。沒有經歷過艱難困苦的磨礪,也沒有深刻的文化薰陶,只會揮霍眼前的一切。這不僅僅是財富的毀滅,更多的是精神的衰敗。
「財富與家風,到底哪一項更能維繫一個家族的長久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