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不排寒,一切都白談,1月5日小寒,別忘多吃5樣,排寒養身體

2025-01-03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全年氣溫最低的時段之一。俗話說:「小寒大寒,凍成冰團。」此時,寒潮頻繁,北風呼嘯,正是天地間陰氣最盛之時。中醫認為,冬季主藏,小寒節氣尤其注重保暖排寒,若不及時調養身體,寒氣入體,極易引發疾病。因此,民間有「小寒不排寒,一切都白談」的養生俗語。通過合理飲食幫助身體驅寒,是這個時節的重要養生方式。以下是小寒期間推薦食用的五種食材及其養生美食。

一、羊肉:溫補驅寒的佳品

羊肉性溫,具有溫補氣血、驅寒保暖的功效,特別適合寒冷季節食用。小寒時,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不僅暖胃,還能增強抵抗力。

推薦食譜:羊肉菠菜粉絲湯

材料:羊肉卷200克,龍口粉絲100克,白菜100克,菠菜50克,薑片3片,料酒1勺,鹽適量。

1. 粉絲提前用溫水浸泡至軟,白菜切段,菠菜洗凈備用。

2. 鍋中加適量清水,放入薑片和料酒煮沸,下羊肉卷焯水去腥撈出備用。

3. 鍋中重新加水,放入白菜段煮軟,再加入粉絲和羊肉卷煮3分鐘;最後放入菠菜,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二、蘿蔔:冬吃蘿蔔賽人參

小寒時節,蘿蔔是最家常的蔬菜之一。它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具有清熱化痰、促進消化的作用。

推薦食譜:青蘿蔔花生丸子

材料:青蘿蔔200克,花生米50克,澱粉50克,鹽適量。

1. 青蘿蔔擦成細絲,花生米提前用清水浸泡3個小時。

2. 將蘿蔔絲、花生粉和澱粉混合均勻,加入適量鹽調味,手沾少許水,將混合物搓成小丸子。蒸鍋加水燒開,放入丸子蒸熟,約需10-15分鐘即可。

三、山藥:滋補脾胃的「神仙食材」

山藥富含澱粉、蛋白質及多種微量元素,有補脾養胃、益肺固腎的作用,適合冬季進補。

推薦食譜:山藥紅棗桂圓鴿子湯

材料:山藥200克,紅棗6顆,桂圓8顆,木耳10克,鴿子1隻,生薑3片,鹽適量。

1. 山藥去皮切段,木耳提前泡發,鴿子處理乾淨後切塊。

2. 鍋中加水,放入鴿子焯水去血沫撈出備用。

3. 煮鍋中重新加水,放入鴿子、生薑、紅棗、桂圓,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1小時;加入山藥和木耳,繼續燉20分鐘,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四、板栗:養胃益腎的冬日零食

板栗甘甜綿軟,富含澱粉、蛋白質及維生素,有補腎健脾、強筋活血的功效。不論是零食還是入菜,都是冬日滋補佳品。

推薦食譜:紅燒雞塊燉板栗

材料:板栗200克,雞塊500克,薑片3片,生抽2勺,老抽1勺,糖適量,鹽適量。

1. 板栗去殼備用,雞塊焯水去腥撈出。

2. 鍋中熱油,爆香薑片,加入雞塊翻炒至表面微黃。

3. 加入生抽、老抽、糖翻炒均勻,倒入適量清水沒過食材,中小火燉煮40分鐘,加入板栗繼續燉20分鐘,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五、豬肚:健脾補虛的好選擇

豬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是補虛益氣的好食材,尤其適合冬季進補和體質虛弱的人群。

推薦食譜:青椒絲炒豬肚絲

材料:豬肚1個,青椒2個,薑片3片,料酒1勺,生抽1勺,鹽適量。

1. 豬肚用麵粉和鹽反覆搓洗乾淨後,放入鍋中焯水,加入薑片和料酒去腥,煮熟後切絲備用。

2. 青椒切絲,鍋中熱油,爆香薑片,放入豬肚絲翻炒2分鐘。

3. 加入青椒絲、生抽,翻炒至青椒斷生,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小寒雖寒,卻是養生調理的最佳時機。通過食用羊肉、蘿蔔、山藥、板栗和豬肚這五種食材,不僅能驅寒養身,還能增強免疫力,順利過冬。不妨按照上述食譜試試,讓這個小寒更溫暖、更滋養!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相关文章

  • 手工製作鮮蝦腸粉
  • 手工製作鮮蝦腸粉
  • 鮮嫩爽口,低脂低卡的酸辣檸檬蝦,爆好吃
  • 鮮美可口❗️清爽好吃的西蘭花炒口蘑,超簡單~
  • 小煎雞
  • 香迷糊了❗開心果奶鹽貝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