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在新的一年裡並未迎來開門紅,反而遭遇了一波猛烈的砸盤行情。經濟數據疲軟、市場情緒非理性、權重股集體大跌,這一系列利空因素如同寒風凜冽,讓投資者們感受到了冬日的嚴寒。究竟是何原因導致了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暴?證監會為何無力阻擋?今日凌晨,又有哪三大利空消息衝擊了股市?讓我們一同深入探討。
經濟數據疲軟,砸盤行情一觸即發
2024年12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數據公布後,市場反應劇烈。這一數據不僅低於市場預期,更終結了A股連續8年以陽線報收的歷史記錄。緊接著,12月份財新中國製造業PMI數據再次疲軟,僅為50.5,遠低於市場預期的51.7。這一連串的經濟數據疲軟,如同多米諾骨牌一般,引發了市場的恐慌情緒。投資者們紛紛選擇拋售股票,導致A股市場各大指數放量殺跌。證監會雖然多次喊話,但無奈市場情緒已經失控,砸盤行情一觸即發。
在經濟數據疲軟的背景下,市場的信心受到了嚴重打擊。投資者們對於未來的經濟前景感到擔憂,紛紛選擇離場觀望。這種情緒的蔓延,使得市場整體呈現出非理性的走勢。技術分析在這種時候已經失效,因為市場情緒已經超越了技術層面的範疇。此時,需要人為干預來穩定市場情緒,防止市場進一步惡化。
權重股成砸盤主力,市場非理性加劇
在砸盤行情中,權重股成為了砸盤的主力軍。保險、銀行等大盤權重股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它們的走勢往往影響著整個市場的方向。然而,在這次砸盤行情中,這些權重股卻成為了砸盤的主要力量。它們的下跌,不僅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情緒,還使得市場整體走勢更加非理性。
權重股的砸盤行為,使得市場整體呈現出一種泥沙俱下的態勢。大金融股的集體殺跌,更是讓市場情緒得到了充分的宣洩。這種宣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釋放了市場的壓力,但也使得市場更加脆弱。因為當大盤指數跌破某個關鍵點位後,往下的支撐就會變得很脆弱。此時,無論是技術走勢還是股民心理,都已經沒有防線去支撐市場的進一步下跌。
滬指跌2.66%,券商跳空大跌5.23%,牛市旗手跌落
在砸盤行情中,滬指的表現尤為慘烈。1月3日,滬指跌幅達到了2.66%,深市更是跌得更狠。券商作為牛市的旗手,在這次行情中卻跳空大跌5.23%,跌幅驚人。這一跌幅,不僅讓投資者們對券商板塊的未來產生了擔憂,更使得整個市場的信心受到了嚴重打擊。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