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股新年首日大跌,國家隊未托市
1月4日,A股市場在新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就遭遇了重創。指數跳空大跌,權重股紛紛領跌,市場一片狼藉。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隊並未如往常般出手托市,托市動作完全停了。這引發了市場的廣泛猜測,究竟是何原因讓國家隊選擇了按兵不動?
有分析認為,這可能是市場自然調整的結果。經過前一段時間的上漲,市場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獲利盤,需要一次調整來釋放風險。同時,機構資金的大舉流出也加劇了市場的跌幅。元旦前機構流出了919億,1月4日又流出了779億,雖然流出的資金有所減少,但整體影響仍然很大。
然而,也有市場人士表示擔憂,認為這次大跌可能是機構操控的結果。市場並沒有什麼突發的壞消息,但權重股卻帶頭砸盤,這顯得有些不尋常。不過,無論原因如何,市場已經給出了明確的信號,投資者需要謹慎對待。
二、國資委表示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利好新興產業板塊
在A股市場大跌的背景下,國資委的一則消息卻為新興產業板塊帶來了利好。國資委近日表示,將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基礎支撐作用大、正向外溢效應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並積極參與「兩重」、「兩新」,加快以數位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這一消息對於新興產業板塊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隨著國資委的推動,數位技術和綠色技術將在傳統產業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這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特別是AI技術,其在智能製造、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因此,投資者可以關注那些在上述領域有技術儲備和市場優勢的企業。
此外,國資委的這一舉措也體現了國家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視和支持。在未來,這些產業有望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投資者可以積極關注這一領域的投資機會。
三、元旦假期入境游訂單翻倍,大消費板塊逆勢大漲
與A股市場的大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消費板塊在元旦假期後卻逆勢大漲。這主要得益於元旦假期入境游訂單的翻倍增長。隨著國內消費熱潮的再度來襲,疊加上傳統的春節消費旺季,大消費板塊迎來了難得的機遇。
從資金的反饋來看,這次大消費板塊的上漲並非一日遊行情。政策面的利好實在是太多了,隔三差五的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的政策出台,為大消費板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同時,大消費板塊還是典型的避險板塊。在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資金往往會選擇流入避險板塊以規避風險。
因此,各大機構遊資都一股腦地湧入大消費板塊,相關概念股全都被爭先恐後地搶籌。不過,投資者也需要注意到,當下市場正在高低位切換,千萬不要盲目追高。在選擇投資標的時,要以低吸為主,關注那些具有估值優勢和成長潛力的企業。
四、周四滬指狂跌2.66%,失守3300點,市場如墜深淵
1月4日,滬指在開盤後即一路下跌,最終狂跌2.66%,失守3300點大關。這一跌幅讓市場如墜深淵,投資者信心受到嚴重打擊。盤面上,漲勢渙散,跌勢猛烈,仿佛是一個見縫插針的「大跌」特輯。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次大跌再次提醒投資者,股市風險無處不在。在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投資者需要更加謹慎地對待投資決策。不要盲目追高,也不要輕易割肉。在選擇投資標的時,要關注企業的基本面和估值情況,選擇那些具有投資價值的優質企業進行投資。
結語:
1月4日的A股市場經歷了劇烈波動,國家隊暫停托市、機構資金大舉流出、權重股領跌等消息讓市場陷入恐慌。然而,國資委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利好消息以及大消費板塊的逆勢大漲又為市場帶來了一絲希望。在這場風暴中,投資者需要保持冷靜頭腦,謹慎對待投資決策。未來市場走勢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但無論如何,投資者都需要牢記風險意識,以穩健的投資策略應對市場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