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複製2016年初行情,滬指退守3200點,暫停融券勢在必行!
俗話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話用在A股市場上,可真是一點都不假。大家盼星星盼月亮的跨年行情,愣是沒來,反而給咱們來了個
「開年大禮包」——A股三大股指元旦後接連殺跌,上證指數一路退守到了3200點,這劇情,簡直就是2016年年初的翻版啊!
究竟是啥原因讓A股這麼「不給面子」呢?證監會都出來闢謠了,說「1月15號之前釋放全部利空」、「保險公司大額贖回公募基金」這兩條消息都是假的,可A股周五還是照樣跌,一點修復性行情的意思都沒有。業內人士呢,也是眾說紛紜,咱們一起來瞅瞅他們怎麼說。
有人說,這是政策空窗期鬧的。9月底那波行情,政策面可是出了不少力,現在政策一靜默,A股就像沒了主心骨,開始回調了。但這個說法,我覺得站不住腳。你看,最近也沒啥利空消息傳出來,政策預期還是挺強的。這麼大幅度的殺跌,總不能全怪政策空窗期吧?
還有人說,是美元指數走強惹的禍。人民幣匯率最近確實走低了不少,跟A股的關聯性也挺高。人民幣匯率一跌破7.3,資金就開始外流,A股市場壓力山大。這個說法呢,倒是有點道理,但美元指數預期是走弱的,短線波動也很正常,這也不能成為A股直接拐頭向下的藉口啊。
那到底是啥原因呢?我琢磨著,問題可能出在惡意做空上。A股現在有個做空機制,就是融券做空。但融券有門檻,大多數散戶都沒法做空。這就給了機構一個「空子」鑽,他們可以直接融券做空,打壓股價,收割散戶。這比拉升股價然後大量賣出要方便多了,也不用擔心被認定為操縱股價。
結果呢,機構們空前一致,都選擇融券做空,這可就把A股市場給「玩壞」了。中國資產的估值被打壓得低低的,部分企業利用股權抵押借款,抵押物價格一變低,就得補充抵押物或者還錢。那些暫時經營困難的企業,因為還不上錢,就陷入了債務危機。這麼一來,大量企業都瀕臨倒閉,失業潮也就跟著來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