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媽與梅啟明的貪婪行徑
媒體的報道,如同放大鏡一般,將梅媽與梅啟明的貪婪行徑暴露在大眾視野之下。儘管法院後期將梅媽的生活費提升至每月 25 萬港幣,但這並未讓她收斂,反而讓她過上了揮金如土的奢華生活。她頻繁出入高級場所,購買各種名牌,還為自己舉辦了一場極為奢華的九十五歲大壽。當日,她手上戴著翡翠手鐲和戒指,現場擺了二十多桌酒席,花費高達二十多萬人民幣。這樣的奢侈消費,與她口中所說的 「窮」 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梅啟明同樣令人不齒。他平日裡沒有正經工作,吃住全靠母親和妹妹維持。不僅如此,他還沉迷賭博,將錢財揮霍一空,欠下了一屁股債,最後還是梅艷芳的朋友幫忙償還。所謂的 「生意」,不過是他騙取妹妹錢財的藉口。在遺產紛爭中,他表面上力挺母親,指責遺產管理人和劉培基對母親不公平,試圖扮可憐博取同情。可當梅媽揮霍遺產的醜聞曝光後,他卻立刻與母親劃清界限,聲稱自己每月僅從母親處領取 2 萬港幣生活費,這種 「甩鍋」 行為,實在是令人鄙夷。
梅媽與信託基金的持久戰
梅艷芳生前深知母親沒有理財觀念,特意設立了信託基金,希望通過每月定額發放生活費的方式,保障母親的晚年生活,同時防止遺產被肆意揮霍。但這一充滿智慧與愛意的安排,卻成為了梅媽心中的刺。她覺得信託基金限制了她對女兒遺產的支配權,是對她的侮辱。
於是,梅媽開始與信託基金展開了一場漫長的 「戰爭」。她不斷提出各種無理要求,時而要求大幅提高生活費,時而又要求一次性取出巨額資金,甚至還提出要 80 萬港幣用於環球旅行。基金會依據遺囑規定和梅艷芳的意願,一次次拒絕了她的無理要求,換來的卻是梅媽更加變本加厲的糾纏。
梅媽為了達到目的,不惜頻繁提起訴訟,將基金會告上法庭。她在法院門口舉著橫幅抗議,大罵基金會是 「奸商」,還頻繁接受媒體採訪,企圖藉助輿論的壓力迫使基金會讓步。面對梅媽的無理取鬧,基金會起初選擇了妥協,將她的生活費從 7 萬港幣提高到了 25 萬港幣。然而,這一妥協並未換來梅媽的消停,反而讓她更加貪婪,繼續提出各種離譜要求。
梅媽破產,鬧劇終收場
今年 10 月 14 日,這場持續多年的遺產紛爭終於迎來了一個重要節點。律政司長向法院申請將梅媽宣告破產。這一消息,對於梅媽來說,無疑是一記沉重的打擊。她多年來處心積慮想要獨吞遺產,結果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甚至還落得個傾家蕩產的下場。實際上,這並非梅媽第一次破產,早在 2012 年,她就曾因拖欠巨額訴訟費被法院宣告破產。多年來,她為了爭奪遺產,不斷發起訴訟,最終將自己逼上了絕路。
兩次破產,無疑是梅媽揮霍無度、貪得無厭的必然結果。消息傳出後,網友們紛紛拍手叫好,直呼 「活該」,這也充分反映了公眾對梅媽行為的強烈憤慨與不滿。
梅艷芳的故事,讓人不禁感嘆命運的無常與人性的複雜。不知道大家對梅艷芳遺產風波有怎樣的看法,是對梅媽的行為感到憤怒,還是對梅艷芳的遭遇感到惋惜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